第263章 拿个秀才没问题-《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此时在杜锦宁后面排着队等刘县令交卷的队伍里,又加入了两位。这六人听到刘县令这话,望向杜锦宁那眼里的羡慕都快成实质的了。
说着,他向杜锦宁道:“这位兄台,能让我看看你那袋子么?”
“不错不错!”刘县令感慨着,和言悦色地对杜锦宁道,“你回去准备府试吧。以你的才学,拿个秀才没有问题。”
他将袋子看了看,又问杜锦宁:“这是什么皮子?”
去年的县案首是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年,今年又是。看来他们漓水县,出了不少的神童呐。
听到她的解说,站在最后面的那个考生惊呼起来:“原来是这样解的。”说完这才发现自己失态,连忙向刘县令拱手致歉。
杜锦宁谢过刘县令,朝前走了几步,在差役的引导到到了另一边站着,等着凑够十个人放头牌。
能培养出这样的高徒,那位博阅书院的关山长定然是一位十分博学多才的人。
“羊皮。”杜锦宁道,“其他的皮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做到防水和一定程度的防火就成。”
她之所以用羊皮做试卷袋,脚上穿的也是羊皮靴子,自然是因为家里养的羊。
当初她买了两头羊回去,这两年来已发展成了七八头羊了。除了留种,还杀了一些,羊皮她都让人处理好留着。因她整日走来走去的,除了去书院,还得去茶园和果园看看。遇到秋冬季节下雨,布鞋不保暖又容易湿,极容易染上风寒。陈氏便照着杜锦宁画出来的样子,给她做了好几双羊皮靴子。
这试卷袋,就是用剩下的羊皮缝制的。
今天加更哈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