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放头牌-《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瘦高个儿见那人也是十七八岁的模样,跟严崆年纪一般大,身上也穿着青色细布长袍,便好奇地问杜锦宁:“这位也是你们的同窗?”

    看到这几人的眼神,严崆心里大悔,悔自己不该当众失态。

    杜锦宁对于严崆,从来没有放在眼里过。此时对于他的话也不在意。案首不案首的,她还真不在意,只要县试能顺利通过就好。当然,能不辜负先生们的重望,拿个县案首,那就更好了。但这不是以她的意愿为转移的,多想无用。

    县试录取名额是五十人左右,以她在书院里的排名来看,她总能在五十人里占上一个名额。

    “嘀嘀哒哒嘀……”安排在门口的唢呐声立刻吹了起来,伴随着唢呐声的还有锣声和鼓声。

    那人也回了一礼,笑道:“我父亲做外任,我一直呆在那边,特地回乡来考试,并不是在本地上的学。”

    那人能在这时候交卷,自然不是试卷弄脏污了,而是将卷做完了。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试卷做完了,而且提前交卷,那自然是对自己有信心,是考得比较好的。

    站在这里吹着冷风,实在是受罪。

    科考是要回原籍的,齐伯昆之所以带着齐慕远回来,官场上的回避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为了陪齐慕远参加科考。

    杜锦宁却是什么都没想,只盼着早点放头牌。

    她记忆力好,书院里的同窗,即便是丁班的小孩儿,她都能认得出来,并且叫名字都能叫得出七七八八。她呆过的乙班和甲班就更不用说了。

    开门的差役见十个考生凑齐了,先是出去吩咐了一番,这才打开了大门。

    他看了杜锦宁一眼,想说两句话挽救一下,可嘴唇蠕动了一下,愣是拉不下脸当众说一句服软的话。

    杜锦宁摇摇头:“不是,不是我们书院的。”

    官员们带着家眷上任,孩子自然是在自己任职的地方念书,到科考时再回到原籍来考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