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想考功名吗?-《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她既要把鲁小北培养成她的一大助力,自然不会让他还当个睁眼瞎。虽说先前鲁小北在跟钱有财搭档的时候学了一点字,但杜锦宁觉得完全不够,一年前她就钱送了鲁小北去了私塾念书。因为他念书的目标只是识字看书,而不是考科举,因此每天只在私塾里念半天书,并不影响他做事。私塾先生只要有钱赚,自然也十分乐意收这么一个没有科考压力的学生。

    “是。”杜锦宁笑道。

    “这处离城里远,你们几个住在这里也不安全。还是住在庄子上吧。”杜方菲道。

    杜锦宁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鲁小北:“六哥一早叫村里人去采茶了吗?”

    尽管这处院子十分简陋,但因为这是属于杜家小三房的,她们对这处的感情便与别处不同。

    因此他在陈氏面前,也十分随意;不过对待杜方菲等人时,却又十分守礼,坚持唤她们为“大姑娘,三姑娘,四姑娘。”

    “锅处理过了吗?”杜锦宁问鲁小北。

    鲁小北小小年纪,不光能养活自己,还能把捡的两个兄弟也一块儿养活,头脑也是十分聪明和灵活的。虽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记忆力也不差,再加上他能吃苦,一有时间就学习,因此识字也十分轻松,比那些整日坐在学堂里念书的同龄人还要强上几分。杜锦宁去学堂了解他情况的时候,私塾先生没少夸他。

    毕竟现在杜家住的还是庄子上的屋子,并不是自家的。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宅子,这是陈氏多年的梦想,也是三个姐姐的梦想。

    说起念书,鲁小北也有些得意,跟杜锦宁汇报道:“《三字经》和《百家姓》学完了,《千字文》我也认了一半儿字了。先生说再过一个月,我就能读会写,可以不用再去学堂了。”

    杜锦宁点点头。

    这么一个年纪最小的妹妹,带着她们从杜家搬离出来,又竭尽所能地给她办了那么丰厚的嫁妆,杜方菲对她的感激和亏欠感都能把自己淹没,哪里会因为自己出嫁就跟杜锦宁疏远呢?为了这个妹妹,即使把自己的性命舍去,她也毫不犹豫,更不用说会做对不起她的事了。

    “嗯,照你的吩咐,请了村里七八个妇人上山采茶。她们辰正时分就上山去了。想来再过一会儿第一批鲜叶就会送回来了。”

    她很能理解三个姐姐看到这个院子时那种欢喜的心理。

    要炒茶,自然得置办几口新铁锅。但杜锦宁叫鲁小北买了新锅后,不停地折腾这几口锅。

    “宁哥儿,既然这处茶园是咱们家的,那这处院子也是咱们家的吧?”杜方苓问杜锦宁。

    杜方苓点点头:“确实,住在这里,宁哥儿上学可不方便。”

    鲁小北点点头:“这话我知道,大意就是这锅如果有油腻味的话,比铁腥味还要更不好。这些炒茶的锅就只能炒茶,不要拿来煮别的。”

    “梁家和严家的人还没来吧?”杜锦宁又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