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比下他-《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李一同看向了周东平。
看了一会儿,李一同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草草把第二篇文章看完,他抬头看了吴语谋一眼,便退回去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此时差役又领了一个人进来,禀道:“大人,此生交卷。”
想来这位也是做过功课的,所以投其所好,写了两篇八股文。但因为八股文并不是科举考试规矩的文体,研究它的人不多,擅长写八股文的也不多。即便吴语谋做了功课,也学了八股文,但在李一同看来,他的火候差得还远。
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要是没有杜锦宁珠玉在前,吴语谋这两篇文章也算不错的了。可两人的文章放在一起这么一比,他这两篇八股文就完全不够看了。
周东平点了点头,低下头去仔细批阅起试卷来。
每个考棚都有人监考,卷子交给监考者即可,并不一定非得交到周东平面前。差役之所以领此考生来此,是因为他是前十个交卷的。对于交头卷的十名考生,按旧例,周东平都会见上一见。
吴语谋虽然对自己极有信心,但看周东平的脸色变来变去,心里也跟着像过山车一般一起一伏。此时听得这话,又见周东平给了自己笑脸,他的心一下子安定下来。
“方少华,原籍漓水县?”他问道。
方少华临走前扫了最前排的考号一眼,寻找杜锦宁的身影。结果发现有两个考号是空的,杜锦宁却不见踪影。
吴语谋的父亲在京中翰林院任职。中进士时需名次靠前,且通过一定的考试才能入翰林,这才学自然比一般的进士厉害。吴语谋家学渊源,想来才学在这一届考生里也是佼佼者。周东平对他十分关注,觉得府案首很有可能会被这位考生摘走。
“是的,大人。”
周东平不发话,即便现在没自己什么事了,吴语谋也不敢擅自离开。不过他也没想离开。他想看看这位考生的文章写得如何,周东平对他又会有什么样的评价。
而这一次周东平的脸色不如看吴语谋文章时那般难看。他看完文章时还点了点头,对方少华道:“文章写得不错,回去好好努力,准备参加院试吧。”
府试六七千份试卷,周东平不可能一个人批改,可以请自己的师爷一同承担。师爷是跟东家一体的,福祸共担,共同进退。因此这做法也是官场上默许的。
李一同又起身上前,跟周东平一起观看起文章来。
县试被杜锦宁和梁先宽压了一头,他虽然服气,但仍有不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句话他最近深有体会,所以没敢放出狂言,一定要把府案首拿下。但他立志要在府试时考出好成绩,名次要在杜锦宁和梁先宽之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