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兴趣-《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齐慕远点点头;“正有此意。”

    将茶水咽下,杜锦宁迫不及待地问道:“你打哪儿来的这茶?”

    她细细地品了两口茶,点头赞道:“这茶不同于散茶,也跟以往的饼茶不一样,别有一番醇厚的味道,很好。”

    “你叫人再制一些,放久一些,估计会更好喝。”杜锦宁指点道。

    三个好友里,章鸿文背负着全家的重望,一心一意念书,连闲书都少看,更不用说干别的了;关嘉泽兴趣那叫一个广泛,什么他都要去瞧一瞧看一看,但都是三分钟热度。要不是念书写文章被关乐和盯着,估计他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看到茶壶冒着热气,齐慕远打开盖子看了里面一眼,便又盖上,拿出两个茶杯洗了洗,给杜锦宁和他自己分别倒了一杯茶。

    这是生普啊。她记得“茶马互市”就是唐宋时期形成的,普洱茶似乎在唐宋时期就被列为了贡品。莫不是这普洱是从云南那边运过来的?

    “我制的。”齐慕远道。

    齐慕远点了点头:“去年看你制茶,我便突发奇想,先照着你制茶的方法把茶炒上一遍,然后再按他们做茶饼的方法把茶给团起来。不过我不喜欢香料的味道,所以没放香料,也没把茶捣得太碎,直接就这么团成了一团放着。后来我忙着参加县试、府试,就把它忘记了。今年看你教梁严两家制茶,我才想起我去年做的茶,还以为放得太久,发霉变质了呢。却不想喝了之后,感觉还不错,喝了也没见身体有什么不适。本来还想拿去给你看看的,没准到你今天要过来,还要煮茶喝,正好给你试试。”

    杜锦宁顿时来了兴趣。

    唯有齐慕远,平时不声不响,连个表情都欠奉。但他对什么感兴趣,就很能钻得进去。去年他中了童生不用每天去书院上学后,他还了一些时间研究陶瓷,跟到窑口去向窑工讨教了一番,自己还试着烧了几个陶瓷。现如今他都还在摆弄这玩意,杜锦宁就收到过他送的陶土盆。

    刚开始制成、还没有发酵完成的的普洱叫生普洱,它属于绿茶,味道变化多端,既有绿茶的刺激鲜爽,又带有黑茶的醇厚甘甜;随着存放时间的推移,它就如积年的老酒,味道越来越醇香顺滑。

    相比起念书写文章,她更喜欢钻研植物以及吃喝。

    杜锦宁见状,扬了一下眉毛。

    “哪时你带我去窑口看看吧,我对制陶也很感兴趣。”杜锦宁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