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一起去吧-《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以后培育出了高产量的稻谷,她还要叫“锦宁水稻”呢。
    给这样的人卖点小人情,顺手帮上一把,对齐袁两家都是有好处的。他们的目光可不会那么短浅。
    刷声望值,就得这么不要脸。
    做茶生意并不是单单的买与卖,还得进行品牌经营。要把炒青绿茶的品牌打出去,自然就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广撒网,让商人们把茶叶运到全国各地,扩大炒青绿茶的名声,增强炒青绿茶的影响力,才是长远的打算,最佳的选择。
    陈氏倒也没拦她,只道:“你就跟汪福来两人去,我不放心。唉,要是鲁小北还在家里就好了。”
    所以尽管把茶叶运到京城去销售,是齐袁两家的路子和人脉,但齐袁两家的管事并不敢对杜锦宁搭顺风车的行为有丝毫的抱怨与轻视。行商一辈子,他们看人是很准的。杜锦宁有这样的经商头脑和长远的眼光,即便不走科举,也能在商界闯出一番天地。
    鲁小北拿到茶引,又以茶商的身份从三家茶店中购买了茶叶,到杜家来告辞一声,见了杜方苓一面,便匆匆跟着齐袁两府的管事,踏上了京城的开拓之路。
    这绿茶的制法是她从后世带来的,用她的名字来命名,也无可厚非。
    既然决定去府城,杜锦宁也写了信给姚书棋,让他在府城置办一个二到三进的宅子。
    而杜锦宁除了获得齐袁两家管事的尊敬之外,还获得了对品牌的命名权。
    杜锦宁名下的茶园虽秦老六在打理,但买卖茶叶的事全都是鲁小北一手办理,跟齐袁两府的管事自然交往甚密。他又是个特别擅于交际之人,因此不用惊动齐伯昆和袁修竹,只通过两府的管事,他就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茶引。
    杜锦宁没有用账房,凭她的算学水平,这些事情处理起来也不困难。虽说会些时间和精力,但她现在没有权势,决定财不露白,账目不假于人手,有多少钱也不让人知道。
    有了茶引,他就采买起茶叶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