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把第一名给夺回来-《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什么?”杜哲彦眼睛发亮。
祁思煜依然摇头:“上次府试结束后他来拜访我祖父,听说我要参加院试,这次来了桂省后他为了避嫌,根本就没往我家来,只派人送了一份礼物。”
祁思煜摸着下巴想了一会儿,迟疑道:“他似乎就喜欢我祖父的这些学说。每次他来,都谈论这个。”
院试只取五十名。杜哲彦这种名次,覆试时考得好就能取中,考得不好就被淘汰,所以覆试对他十分关键。
“他不是在刑部任过职吗?有段时间他频频聊起一些案件;上次他来,还跟我祖父说起一个案件呢。我觉得他会考律法。你回去赶紧把律法看一看。”说着他站了起来,跑到书架前翻了翻,找出《宋刑统》这本书来,摆在了自己的书案上。
祁思煜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在覆试时加把劲儿,过院试是没问题的。”
他不死心,继续问道:“他来拜访你祖父的时候,有没有透露一点东西,比如他更偏向于哪些方面的知识?”杜哲彦问道。
杜哲彦的脸耷拉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家世做依仗,家里人都盼着他念书出头,所以他平时很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前在书院里虽没有祁思煜成绩好,但也是名列前茅的,院试里考进前三十名没问题。却不想这一次倒霉,抽到个臭号,还正好在杜锦宁对面,发挥严重失常,这才考了这样的一个成绩。
杜哲彦十分失望。
他也知道祁思煜说的是实情。赵良自己好好地做着官,家中也有兄弟儿子在念书考功名,不可能为了个老师的孙子,就冒那么大风险把自己家几代人都搭进去。
因这么些年院试都没考过律法,他完全没看过这本书,对于《宋刑统》的内容完全是一片空白。这本书收集了唐朝开元二年到宋朝建隆三年一共二百多年近一百五十年间的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规范,一共十二篇、五百零二条,每篇下面还有二百一十三门,内容多得吓人。要是这一次院试真的考律法,他可就有大麻烦了。
祁思煜还是很重视杜哲彦这个小弟的。虽说因他家的权势,府学里有不少学子都是他的跟随者,但要说最了解他的心思,关键时刻也能给他出点馊主意的,还就数杜哲彦最厉害。杜哲彦也跟他走得最近。要是他没拿到案首,杜哲彦还在院试中落了榜,那些跟他不对付的还不知如何笑话他呢。
在开考之前,他也研究过赵良此人,此人的仕途完全是走“之”字形,户部、礼部、刑部都任过职,一路升迁。否则也不会在四十多岁的年纪,就成了正三品的大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