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太嚣张了-《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实在是杜锦宁这玩的有点大,一介平民竟然去挑衅连知府都要避让三分的通判,稍有不慎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曾钰添油加醋的把事情说了,发狠道:“我要不给他点颜色瞧瞧,往后谁还把咱们曾家放在眼里?”
曾老太爷一听也是,便示意下人照曾钰的吩咐去做。
闻讯赶过来的姚书棋正好听到这番对话,顿时吓得不轻,看着曾钰气冲冲出门而去,他赶紧进了门,对杜锦宁道:“少爷,您这是怎么了?怎么惹上曾家呢?”
“是,少爷。”姚书棋恭敬地应道,心里却有些冒汗。
曾钰长这么大,因着父亲的关系,都是被人追捧的,哪里受过这样的奇耻大辱?被人指着鼻子骂,而且这人还什么都不是,他能忍得下这口气才怪呢。
曾钰也不想在这里跟杜锦宁打嘴仗了。这样吵架,他深觉掉价。一会儿回去让人来为难杜锦宁,直接把她打趴下,像狗一般爬到他面前来“汪汪”叫,那才是他曾家少爷的本事。
杜老太爷能巴结上曾老太爷,那是很有眼色的,当即表示:“这些衙役也辛苦,到时候叫他们直接到我那酒楼去喝酒去。”
他家少爷什么时候说话这么能噎死人了?还是跟通判家的少爷。
曾老太爷听了,连忙喝住下人:“等等。”转头问孙子,“怎么回事?”
“你……”曾钰还没听人跟他们家这样说过话,气得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对孙子道:“这事且放放,等你爹回来再说。”说着他看看天色,“不到半个时辰你爹就能回来了。”
所以没等杜锦宁说话,他放了一句狠话:“等着瞧。”转身拂袖而去。
“杜宅?”杨云涛十分诧异。
因齐伯昆住在这条巷子里,他对这条巷子的住户倒是有所了解。他知道这巷子有一个杜宅,但好像是个普通人家。怎么恩师唤了他来,不在家里等着他,反而去了杜宅?
“不是您知道的那个杜宅,是咱们漓水县的一个少年,博阅书院关山长的爱徒,跟咱们家少爷十分要好,老太爷特别喜欢他,把他当亲孙子一样看待。只是碍于关家的立场,才没有提出收他为干孙子。”沈老头儿照着齐伯昆的吩咐,乐呵呵地给杨云涛解释。
他引着杨云涛出了门,往杜锦宁家去,一面继续推销杜锦宁:“说起来杜少爷也是好本事,今年才十二岁,念书两年,就考上了秀才,拿了个小三元。他本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农家子,愣是凭自己写话本的本事,跟咱们家少爷、关家少爷和梁家少爷一起合伙开茶馆和书铺,赚了一笔钱,在这巷子里买了处地方,建了一个十分漂亮别致的园子。老太爷和袁老太爷现在就是去逛园子的。”
还有呢,先去睡,半夜一点了,明早(或者是今早?)再继续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