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我又有个主意-《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他气得差点吐血,也顾不得有几人对他说话,板着脸一言不发地走了出去。

    他看了陆九渊一眼,暗暗下定决心要做得更好,让赵良找不到借口把他换下去。

    “你能跟天之骄子比吗?他们那种人一生下来就被人抬得高高的,一路顺风顺水,半点挫折都没受过。咱们这种糙养着长大的,别的能耐没有,最经得起摔打。”

    很快香就燃到下端了,看着香的斋夫发出警示,学子们纷纷把自己的诗稿交了上来。

    这件事祁思煜当然知道。

    另外在文章方面,凭着祁元道在学问上的建树,祁思煜就算只在文章里复述他祖父的观点,那也是带着思辩性质的文章,完全不是那些没有自己观点与灵魂的文章能比的。

    所以这些人并不觉得杜锦宁有多了不起。见面的时候夸赞一句“小三元”,内心里还有些轻视,毕竟他们吃盐走的路看的书都比杜锦宁多,这小屁孩子不过是运气好些而已,写的文章入了陆九渊的眼,或者干脆就是外界传言的那般,赵良为了避嫌所以不让祁思煜得院案首,让杜锦宁捡了个大便宜。

    所以这会子他什么都不敢说,默默地看着祁思煜的脸色变来变去,暗自咬牙切齿。

    听到唐昭宣读的名次,下面的学子都纷纷看向了杜锦宁和齐慕远。

    并不是所有院试前十名的学子都会来府学念书。比如周致,因家中经济以及他已娶妻生儿,父母年纪又大了,他选择了回县学念书,没有进府学。因为这些原因,以及名额所限,所以这里绝大多数学子都是往届的秀才,都比杜锦宁等人多读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书,是他们的前辈,这些人里,虽然没有小三元,但墙头上掉下一块砖,也能砸着个县案首、府案首、院案首的。

    “本来不过是一家茶馆,我也不大在意,都是让管事去打理的。谁知昨日我家管家告诉我,他在杜锦宁家看到博悦茶馆以前的那个掌柜了。他派人去观察了好几天,发现那个掌柜现在在杜锦宁家做管家,而博悦茶馆现在来了个新掌柜。你说这事奇不奇怪?”

    祁思煜停住了脚步,想了想,转脸问杜哲彦:“你的意思是,那家博悦茶馆是杜锦宁开的?”

    杜哲彦点点头:“即便不是他开的,跟他也脱离不了关系。我正派人去衙门里查呢,打算查出结果来再告诉你。”

    “那还等什么?现在咱们就去衙门。”祁思煜一挥手。

    今天的更新就到此了,谢谢大家的正版订阅,么么哒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