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影响不大-《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写小说的谁不披几个马甲呢?鲁迅先生就有差不多一百个马甲。有这样的前辈在,又明知这时代的人对写话本的人有看法,她怎么能不效仿?

    他点了点头:“我明白的。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再者,她终是做了文抄公,节操可以没有,但做人的底线还是在的。说她矫情也好,说她虚伪也罢,反正她写《阿宝》的时候,署的作者名是蒲松龄;写《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的时候,署的是凌蒙初;《射雕英雄传》、《天龙八步》等几个长篇话本,因为抄的都是查先生的作品,再加上茶馆和书铺对客人粘沾度的需求,她署名金庸。

    枉他是个四十岁的大叔,又做了这么多年的掌柜,遇到事情还没有杜锦宁沉着冷静。

    看到这样的杜锦宁,庄越很是惭愧。

    她抬起眼眸,看向庄越;“你也让人放出消息去,就把我家贫,当年没钱吃饭,没钱念书,最后不得不靠写话本来支撑生计的事宣扬出去。我祖父的事可以不提。你明白了吗?以后有人拿我祖父的事来攻讦我,现在这些传言就是一个铺垫,别人自动就能脑补出一出大戏。如此咱们就能把攻讦化作无形。”

    杜锦宁微微颔首。

    庄越的骡车还没启动,就听到了这话。他伸出头来高兴地对杜锦宁道:“鲁小北回来了?”

    “看来是了。”杜锦宁也很高兴,想想下午没什么事,干脆上了庄越的骡车,“走吧,一道回去。你也见见鲁小北。”

    回到家中,杜锦宁就看到鲁小北坐在后宅的厅堂里,跟陈氏和杜方苓、姚书棋在说话。

    鲁小北如今已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了,正是长个儿的时候。只半年的时间没见,他又长高了一些,身体也变得健壮起来。人虽瘦了一些,却神采奕奕。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