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一口老血-《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杜锦宁也不卖关子,直接道:“‘天地之性’是本然,‘气质之性’是实然,变化气质使实然的气质之性反本于天地之性,人性不是二元而是一元。道理如此来阐述,祁先生的学说才没有漏洞。”

    找出别人理论的漏洞相对容易,提出自己的观点也相对容易。而要在找出别人理论漏洞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填补这个漏洞,就不是一般的困难了。这就跟巩坝一般,发现堤坝有漏洞不难,新建一个堤坝也不难,但要去补一个正在漏水的堤坝,难度就骤然加大了许多。

    他赶紧推了袁修竹一把,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那位弟子却不放过杜锦宁,逼问道:“小相公既有如此高见,那么对于‘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的关系,小相公也一定有自己的见解吧?”

    这位小秀才说得十分在理,确实如此。

    一个学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读书人对它的认可与推崇,它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认可与推崇之上。一旦失去了这种认可,那么它就如同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不过一瞬就轰然倒塌。

    她不说还好,这一说,正寻找退路的祁元道一下子被堵住了去路,竟然退无可退了。他“噗”地一声,一口老血从嘴里喷出。

    而他这时候才吐血,大家对他与杜锦宁的感观就大不相同了。

    大家都摇摇头,纷纷叹息道:“唉,这祁先生的心胸也太狭窄了些。他的理论有问题,难道还不让别人提出来吗?这些年,他太过顺风顺水,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倒是那位小相公,即便找出了理论漏洞还谦逊若此,真是少年出英才,了不得啊。”

    “二元论”与“一元论”的观点要讲清楚,占的篇幅太多,我这里说了寥寥几句,不是很透彻。如果有哪位对此存疑的,可以去看相关论文。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