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破题-《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不要说祁思煜,便是许成源和方少华等人,也都点着蜡烛对着试卷上那两道题在发呆。

    杜锦宁对朋友向来不藏私,更何况许成源和方少华两人,一个是她的大姐夫,一个是她的三姐夫,她自然不会有所保留,不光提醒他们重视八股文,还给他们讲了许多截搭题的破题例子。

    “阳货欲”亦出自《论语》“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意思就是有个叫阳货的人想要见孔子,孔子不想见他。而这个阳货是谁?是陪臣。欲什么?见孔子。孔子不见,为什么?阳货陪臣秉政,越礼乱政,这是不守礼的做法。

    杜锦宁好好地睡了一觉,第二天清晨洗了把脸上了个茅厕,这才开始做起题来。

    于是上下两句截搭题连起来,就是圣人守礼,不为非礼。

    祁元道对自己这个孙子还是十分上心的,他自己又是在学术这个圈子里混的,对于学术倾向的动向了解得比较清楚,知道这两年八股文在科举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不光提醒祁思煜要多写八股文,还特地请了一个擅长写八股文的人来教授祁思煜。

    许成源与方少华等人毕竟是跟杜锦宁混在一起几年,思维比一般的古人要开阔。刚开始时被题目所迷惑,到第二天就反应过来了,顺利破了题,写起文章来。

    题目虽奇葩,却也不是无解。尤其是第一题,奇怪是奇怪,但它却给了考生最大的发挥余地与想象空间。除了那些读书读迂了、思想僵化得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的考生,其他脑筋灵活一些的还是能从这个圈圈想到很多东西。因此慢慢也解出来了。

    但这是乡试,一张试卷做做得好不好,除了决定是否能解开此题,还决定了解题的速度。反应快的,很快破题,写文章的时间自然充裕;反应慢的,即便破了题,但因为破题时需要的时间太多,导致后面时间紧张。更不用说跳过前面那个坑,还有第二题的这个坑了。

    所以在杜锦宁悠闲地保持生活规律的情况下写完了整个试卷时,有人还在写第二或第三篇策论,完全没有时间去做试帖诗。

    虽说发了更新晚的通知,还要在这里跟大家说声抱歉。今天真是累惨了,又卡文,写到了现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