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捡漏-《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这现象实在有些诡异。
纪舒表现了无欲无求的态度,那位保皇党萧轶自然也不掺和进大皇子、二皇子和四皇子的斗争里。保皇党说起来是保皇,只忠于当今皇上,其实都是明哲保身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定下了第一名,三派又唇枪舌箭地讨论了一番,对第二名据理力争。毕竟这才是第一场考试,后面还有两场,把疑似祁思煜或齐慕远的试卷列为第二名,第二、三场时再让他或他争取第一,最后根据三场考试的成绩排名次,就很有可能把他或他列为解元。
此时见轮到纪舒发表意见了,大家都目光炯炯地盯着他看,想知道纪舒推荐哪一张试卷。
纪舒这人不过是四十出头的年纪,白净的圆脸,笑起来脸上还露出两个小梨涡,一副人畜无害的可亲模样。
所以即便席间只有杜锦宁未成年,大家都没有要酒,连桂甜酿都没要,只是以茶代酒碰了碰杯,然后边吃菜边听关嘉泽说着他在京中的经历。
“……太学里的先生全都是当世大儒,最有名的吴鸿咎老先生你们听说过吧?他就在太学里教书。”
关嘉泽把太学的牛逼之处吹嘘了一通,然后对杜锦宁道:“锦宁,每个省乡试前三名都可入太学。你可得努力了。”他指了指齐慕远、梁先宽几个,“他们考上举人后势必要去太学念书的,你到时候不跟着一起去,莫不是还一个人留在这里不成?你姐夫他们有家有室的且不必说了,你可得趁着没有成亲,去京城好好见见世面。”
上章写晕头了,把大皇子和二皇子写混了,已修改。现在说明一下:正主考官潘义庭是二皇子一派的,亲近祁家;副主考汪时彬是大皇子一派的,亲近齐伯昆家。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