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反应-《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饶是这样倒也罢了,各人有各人的命。天底下名落孙山的读书人多了去了,自家人既不努力也不聪明,还没运气,落榜也是寻常。
“要的。”李太太道,“杜家在府城没什么亲人,我们上门庆贺,方显得热闹喜庆。”
出了门后,她才暗自嘀咕了一句:“装得跟什么似的。我就不信她听了对门得了解元,真个欢喜。”
她冷哼一声道:“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又不是我儿子得了解元,有什么可高兴的。”说着也没心情再应酬李太太,只对她微微点了一下头,“我先回去了。”便出了门。
吴太太的脸色顿时不好看。
自家的杜哲彦少爷,好好地在府学里念书,结果却因巴结祁家惹了祸被府学赶了出来,只好跑到县里去上学。去年好不容易考上了秀才,今年能参加乡试了,却在第一场考试的时候就名落孙山了。
李太太知道她家没人参加乡试,并不知道杜锦宁头两场的排名,也不跟她争,神色淡淡道:“即便不是解元,能进前十也很了不起。”
照他看来,这位杜老太爷吃得好、住得好,有一大群奴仆伺候,儿子、孙子们不管真不真心,对他都很孝顺,完全不敢有丝毫忤逆。过这样的日子还心情不好,那他们这些整日被非打即骂的奴仆岂不吊死算了。
被骂的青年奴仆只觉莫名其妙。
她不服气地想讽刺两句,就听外面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
他抬头想要解释,却被旁边的一个老仆踢了一脚,用眼神暗示他别出声。
好在青年奴仆还不算笨,终于知道杜老太爷为何心情不好了。
“不过是嫉妒罢了。”李太太倒不以为意,吩咐婆子去备礼物。
此时,对门杜家,杜老太爷阴沉着一张脸,坐在厅堂上骂奴仆:“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要你何用?再做不好就提脚卖了出去。偷奸耍滑的狗东西。”
婆子问道:“太太要亲自去道贺么?”
这厅堂的木一向不归他管,他只是负责打扫厅堂的卫生而已,顺便照着匠的吩咐给卉浇些水。现在卉长得好好的,老太爷却劈头盖脸地就骂了他一顿,说他把养死了。
“他为啥心情不好?”青年奴仆愣愣地问道。
可当年为了对付对门杜家,自家可是吃了大亏。茶馆就不说了,早就倒闭了;从祖上传下来的酒楼却在对门入股的玉馔斋的冲击下,生意一日差过一日,现在只能苦苦支撑。更不用说当年还赔了一大笔的钱财给对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