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训话及代耕架-《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倒不是陈主事的人缘好,龚员外郎盼着他升官,而是一旦陈主事升了郎中,他现在这个主事的位置就顺理成章是龚员外郎的了。

    关乐和目光灼灼地望着杜锦宁:“如此,你还跟我说不去太学吗?”

    这人姓龚,是个从六品的员外郎。

    “太学的老师,可不是这些在官场上不得志的人所能比的。他们不光学问好,为官之道,处世之道,这些经验也是他人所不能比的。否则,他们也不会成为一个国家的顶尖者,被皇家聘为老师,教导皇子、宗室及官宦子弟。”

    “再者,太学不光是老师优秀,学子们也是这个国家最顶尖的那一拔子人。官场的事你也明白,那绝不是只比学问就能成功的,本事、人脉、运气,缺一不可。人脉从哪里来?你没有家族做后盾,就只能自己经营。齐慕远、梁先宽、方少华这些人,你是怎么认识并让他们欣赏你,愿意与你成为好友的?因为他们是你的同窗。同理,太学里的同窗,以后也可能成为你的好友,成为你在官场上的人脉。”

    此时,工部的某处屋子里,陈主事在那里大发雷霆:“怎么回事?那关乐和他凭什么就直接升了那位置?”明明他递了好处上去,上司暗示过那位置是他的。

    “老师是不是还没吃饭?在这里吃吧。”杜锦宁连忙道。

    关乐和见她态度真挚,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杜锦宁被老师训得冷汗直冒。

    倒不是她怂,被关乐和训几句就认趴了。实是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在其位,谋其政。她想要做大事,就必须站在高处,命令别人听她指挥。她的身份,决定了她不能走像关乐和这样的仕途之路——两年才从正六品升到正五品,还是借了她的力。这样的升官速度太慢,她等不起。所以,她必须借助一切力量,把官做到一定的位置,起码要上达天听,能让皇帝听取她在农业方面的见解,而不是靠别人来传达。

    陈主事盯着那个正五品的郎中的位置,龚员外郎也希望他能升官成功。

    她赶紧表态:“老师,我去太学。”

    可惜他不是,轮不到他来跟关乐和竞争。

    她又岂能为了儿女私情,把这最重要的助力拒之门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