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话本与花店-《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太好了,少爷,您那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能想出这样好的法子?”庄越兴奋道。
庄越有了新项目,也不顾此时天色已晚,急匆匆告辞出去或买或租店面去了,杜锦宁吃了些点心,就开始着手思索起新的话本来。
“好,就这么做。”庄越道。
庄越越听,眼睛越亮,便是姚书棋也在一旁眼冒精光。
杜锦宁摆摆手:“我刚才说的那些书铺,可以开在店旁边,或是干脆就在店里辟出一角来做书铺也行。这样一来方便管理,二来也沾些人气。”
接下来的日子,杜锦宁按步就班的上着学。本来对她总心怀不善的苏峻现在不敢再招惹他们,夹着尾巴做人,其他同窗则释放善意;而太学里的先生们,比起桂省的先生水平要高出一大截,杜锦宁在太学里的日子简直如鱼得水,十分开心。
而在取得了阅读的愉悦与快//感之余,还能获得大量的农业知识,接受到书中所传达的农业生产理念。这样一部话本,必然会引起仕大夫们的重视与争执,从而让杜锦宁的名声传扬出去。
不过因杜锦宁又披了新马甲,且书铺也没什么名气,书印出来后卖了几天,也才卖出去一两本。
庄越知道这部话本对于自家少爷的重要性,未免心里焦急,来向杜锦宁讨主意:“少爷,其实这话本如果放在我们跟梁家合作的书铺出售,销量会好得多。现如今放在新开的书铺,客人寥寥无几。”
她不打算再做公抄公,而是自己写一部话本。在这部话本里,男主在种植方面十分有天赋,他又学习了前人留下的关于农业种植方面的书籍——即大宋现有的农业书籍。杜锦宁过目不忘,所以这些农业书籍她看过并理解之后,能很好地把知识融汇贯通,并对里面的知识加以甄别,很巧妙的加入在故事情节里,让男主在种植中慢慢理解和领悟书籍里所讲的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算是男主的金手指。在故事中,男主一步步地成长起来,并在做了官后将这些知识传播出去,辅佐皇帝开创了一个昌隆盛世。
“不急,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不在于赚钱,而在于它的政治目的,所以就这样卖,让她慢慢发酵才好。太过刻意反露了行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