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爱护作者,人人有责-《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也只是这几日生意忽然变好,催更的人多了,掌柜们才把它当成一回事,目光开始放到这本话本上。
但种田就是靠天吃饭,头茬稻都有减产欠收的情况,更不用说再生稻了。到时候来一股寒流,导致再生稻无收或是收成甚少,这种损失算谁的?有些人必然会把这损失算在杜锦宁头上。
说着,杜锦宁摸了摸下巴:“咱们定个日期,就每月初一吧,每月初一出一册书。”
这一位很早就是杜家的掌柜了,开始跟着姚书棋,后来跟着庄越。他深知自家少东家是个写话本的高手,《射雕英雄传》那几部现在在京城还很火的话本,就是自家少东家写的。所以《种田记》火起来之后,他特意将这话本看了一遍,虽说在写作手法上自家少东家没有很鲜明的标记,但把故事讲得这般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放眼整个大宋怕也只有他们少东家了。
当初庄越拿了这本《种田记》,亲自拿去印坊印刷的。而这些掌柜,其实都不是书铺的专门掌柜,而是责任店的,书铺不过是顺带着管理。因为书铺的规模小,卖的又是最常见的东西,没什么特色,生意惨淡,相比之下店的生意又火爆的不行,这些掌柜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店上。所以这本《种田记》是何时上架销售的,掌柜们就算被告之了,也没几人放在心上;它的作者是谁,更没人关心。
其中一个掌柜是跟着庄越从桂省来的,两人的私交还挺好,这会子便笑嘻嘻地跟庄越开玩笑。
“行了,那些人再怎么催,你也别理会,只说作者写东西慢,写出来还得改了又改,所以没办法十天半月就出一册书。你告诉他们,这话本出书的频率大概是一个月一册,让他们别整天没事跑到书铺里来等。”
庄越回了书铺,召集掌柜们开了一个会,会议的中心思想就只有一个:保护好作者的信息,绝对不能把作者的信息泄露给读者知道。另外再通知,《种田记》每月初一出一册,让他们跟读者耐心解释。
不过,这其中并不包括刚才跟庄越开玩笑的这位掌柜。
为着别人,把自家少爷的名誉前程放到极为危险的境地,他这不是傻了是什么?
越想,庄越额上的汗渗的就越多,他心里懊恼得差点没给自己一巴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