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工部的反应-《古代科举日常》
第(1/3)页
第610章 工部的反应
作为勇于吃螃蟹的第一批人,郭白现在算是长在了自家庄子上,表现出了令郭老爷和庄头欣喜的对农事的极大兴趣。
稻谷从腋部长芽了,芽苗长大了,稻禾长穗了,这都令郭白惊喜万分。他就像一个大孩子找到了对心思的玩具,整天往农田里跑,也因此认识了不少来观看再生稻的人,还交上了几个不错的朋友。
“哈哈,没想到看个话本还能有这样的收获,这简直不敢让人相信啊。”郭白看着堆满了新收获的稻谷的谷仓,兴奋得不能自抑。
郭白新认识的朋友黄琛摸着下巴问道:“你们说,这写话本的到底是什么人?要说是个积年的老农,他怎么会写话本?要说是个读书人,他又怎么懂得农事,而且还整出了这样好的法子?如果有这样的本事,他为什么不去工部任职,反而把法子写在话本里,让大家都学了去?”
在场的五六个人都皱起了眉头。
他们也有这样的疑问。
想来看了话本,又知道再生稻真能种植并且有巨大收获的,没有谁心里不存着这些疑问的。
“这肯定是个隐士,想造福民众不愿意留名的真隐士。”一个人用十分肯定的语气道。
大家虽然对这说法都执保持意见,但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的看法。
这本书和稻田里再生稻的种植成功,终于引起了工部官员们的重视。
他们工部真有这样的人才,早就引经据点地上折子向皇帝提出建议,以获得巨大的政绩了,怎么会做一个无名英雄?大家入仕做官,不都想往上爬吗?虽说往上爬并不一定是为了权欲和金钱,但没有哪一个有能力的人是不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那代表着自己的话语权变大,能更好的实施自己的施政方针,而不用听一个能力不如你的人在你头上瞎指挥。
对于后面这个说法,大家都嗤之以鼻:“怎么可能?”
“怎么,关大人,你有什么想法?”一个同僚问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