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天下无饥-《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但他说得有理,工部有一部分人都被他说服了。尚书大人说,要再商议一下,有个定论再上报皇上。下午他们有些人就已跑到郊外看再生稻去了,明日开会商议这事,你可得有个心理准备。”
杜锦宁摇摇头:“不意外。按我的估计,工部也该知道话本子和再生稻的事了。”
关乐和疑惑地看向杜锦宁:“你有什么好办法?”
关乐和下午的时候在衙门里心神不宁,做什么都集中不了注意力。这会子看到自家弟子那镇定自若的笑颜,他紧绷的神经忽然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你就这么有信心驳倒陈主事的观点?”关乐和问。他其实自己也有信心驳倒陈主事,只是他更想知道杜锦宁的想法。
他知道赵昶对自己这个弟子十分崇拜,杜锦宁只要把他说服,赵昶和赵明月是肯定会为他说话的。
静王赵昶就不说吧,但鲁国长公主因为母亲和兄长的宠爱,是很敢在御前说话的。杜锦宁这话是告诉他,知不知晓话本不是个问题,便是往御前递话也没问题——工部就算受陈主事的影响,得出了不好的结论。但杜锦宁只要把话往赵昶面前一递,鲁国长公主就能跑到皇上面前去为杜锦宁辩驳。
关乐和忍不住笑起来,伸手又是一个脑瓜崩:“你小子,正经点。”
她抬起清澈明亮的大眼睛,直视关乐和:“可老师您想想,这天底下有多少人吃不饱饭?如果我还是在田地里刨食的庄稼汉,手里有三亩田地,田地的稻谷产量多了,虽说卖不出价钱,但我自己的口粮是不是就多了?”
“首先呢,我得跟您说,我这话本,静王和鲁国长公主老早老早就带进宫了。虽说没到御前,但皇上想知道并不难,所以即便没有工部递折子,皇上也能知晓,用不得藏着掖着。”
杜锦宁却摆摆手:“老师您别掺和这事,由他们争论去。理不辨不真,灯不拔不明。等他们说上几句就知道陈主事那句话纯属是挑事了。他越这样说,就越表现出自己无知无能。”
“怎么没问题?”关乐和蹙眉,“陈主事说谷贱伤农,要把你抓去治罪呢。”
“那话本真是你写的?”他这句虽是问句,但用的却是肯定的口吻。
关乐和一惊,旋即知道杜锦宁这话的意思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