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面圣-《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杜锦宁也不在意。
屋子里恢复了静默。
大家都有意无意地朝杜锦宁和齐慕远瞅了一眼。
齐慕远早就恢复了他冷冰冰的状态。
旁边的一位进士见了,笑着问道:“杜相公跟齐相公认识?”
杜锦宁早已收拾妥当等着了,接了旨,立马上了马车,跟着太监入了宫。
殿试的名次没出,但会试的名单上,杜锦宁和齐慕远可是排在前面的。两人年纪这么小,容貌十分出众,在殿试的时候又都坐在第一排,十分瞩目,跟他们一起坐在大殿上应试的贡生们可都认得他们——贡生一共三十九十八名,大殿再大也最多容得下一百名,其余的贡生都被安排在偏殿或是走廊上写文章。能跟杜锦宁他们在一个殿里参加考试的,名次都比较靠前。
杜锦宁点点头:“认识。”只这两个字,显然不欲多说。
那位钟相公只得闭了嘴。
皇上对于新科进士还是很礼遇的,太监们上了茶和点心。但为免上厕所,大家都不敢多吃喝,只端起茶碗润一润唇就放下了。
要知道,钦定御批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这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在保和殿再经朝考次,俗称“朝考”。最后二甲和三甲的进士,要综合殿试和朝考的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也就是说,前三名的一甲,跟后面的二甲、三甲,区别是很大的。
如果杜锦宁和齐慕远凭着年轻与颜值,就从末位提到前面来,做了探,这些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科举考试、只差一脚就能光宗耀祖的新科进士们,肯定是十分不服气的。
但在皇权至上的古代,不服气也得憋着,这就让大家对这两个小年轻十分没有好感。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