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占城稻(第三更)-《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几人仍然在那家酒楼等着,拿到书就第一时间看了起来。
因为杜锦宁得问过赵晤才决定写不写话本,写到什么程度,所以前两日才动笔写。就算她写话本的速度极快,可交稿的时候还是到了二十八日了。
他还没找到,另一个就叫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第三十九页,大家快翻到第三十九页。”
虽说活字印刷术早已出现,但还不够成熟,印刷的成本也太高;杜锦宁的话本需求量极大,用雕版印刷才划算。而不管活字印刷还是雕版印刷,都得排版或刻版,一两天功夫根本赶不出来。
“这种稻谷我们这里有吗?要是没有,那岂不是哄人?”李老爷担心地道。
于是掌柜伙计们费许多口舌劝了一通,却看到队伍仍然像原先那样长,只得罢休。
李老爷将书往手上一拍:“你们发现没有,这位作者虽一月印发一本书,但写的内容都扣着农时。再生稻是咱们不信,所以种的人少;绿肥虽没有多少种子卖,但各样凑一凑好歹也能种下,不过得下手早。现在他写占城稻,写得有鼻子有眼的,男主还是在行脚商人那里买到的。不如咱们派人各种去寻一寻,没准也能买到稻种。而且这个事,得下手快。全城都在找占城稻,稍慢些就没有了。”
眼看着农历二月将尽,三月来临,春耕也要开始了,那些想知道新一册的《种田记》又有什么新招的人急不可耐,早在三十日晚上就叫家里下人来排队了。
郭白作为《种田记》的铁粉,自然是昨晚就派了下人到书铺门口守着;他那群朋友也吸取了教训,跟郭白同一步调。所以他们是最早一批买到话本的。
“有这种稻种吗?”有人怀疑道,“如果有这种稻种,咱们岂不是早就种上了?要是没有,这书里说了岂不是白说?”
“哎,别急啊。这里说那册书里只描述了稻谷的样子,那稻谷叫什么名字,男主并不清楚。他要去寻找。”郭白道,开始快速地往下翻。
郭白已经念了起来:“这里说‘种子不好,丰收难保’,想要种双季稻,就得先把稻种选好。一般的稻谷抗寒性不强,种得太早难有收成。所以要选抗寒性强、且种植期短的稻种。”
话本的情节虽然很吸引人,但几人冲着种植技术去的,因此看得很快,一目十行。
可排在前面的都排了几个时辰了,又听说话本正在装订中,想来不用等多久,愣是不愿意散去。
“十八页。这里说双季稻问题。”
一听是双季稻,大家的精神都振奋起来,赶紧将书翻开,看起上面写的内容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