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重农抑商,是否改变-《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杜锦宁这家伙,怎么这么可爱呢?

    齐伯昆本来也忍不住想笑的,但听见孙子的笑声,他看了孙子一眼,默默地把嘴角的笑容压了下去,看向杜锦宁的目光里就带了点复杂。

    杜锦宁点点头:“正是。”

    果然如此。

    齐伯昆用手指遥遥点了点她,笑眯眯地道:“你这小子,满肚子的肠子。你就不怕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愣,看向杜锦宁:“你不会想打行商的主意吧?”

    齐伯昆立刻嗤之以鼻:“得了吧,小狐狸。你这不是信任我,而是怕死,不想冒险。”

    “不会。齐爷爷这么精明的一个人,知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

    见齐伯昆皱眉望着她,她也调皮地学着齐伯昆的样子,皱起眉回望着他。

    “愧不敢当。天底下比我脸皮厚的大有人在,我这算什么?比起您老人家来,差的远了。”

    要说利润最多的,非行商莫属。

    “……”齐伯昆想要跟杜锦宁争辩,可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从反驳。

    “放开路引,让商品流通;同时发展工业,让能流通的东西不再是初级产品,而是加工过的具有附加值的农副产品,这样朝庭的税收就完全可以从商业上而获得,不用死盯着田地的那些产出。一旦商业获利更大,世家紧捂在手里的田地价值就相应减少,这时候再来进行税收改革,阻力就小很多。而且,农工商齐下,三条腿走路,国家的经济政治才会稳定。”杜锦宁又道。

    “咚”地一声,齐伯昆从座位上站起来,撞到面前的几案上,差点把几案给撞到。

    可他顾不上这些了,两眼放光地盯着杜锦宁:“你刚才说什么初级产品,什么附加值,我没听懂,你再说明白些。”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