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继续-《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你接着说,你接着说。”说着看到杜锦宁还站在那里,赶紧又叫太监搬了椅子来,“坐下说。”

    可现在听杜锦宁这么一说,他才知道是杜锦宁的用心良苦。这位新科状元尽管只有十五岁,且出身寒门,身边也没人指点,但做事能有这样的大局观,考虑得如此周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杜锦宁这才行了一礼,站了起来。

    齐伯昆一愣,这才想起,对大宋的农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种田记》,是杜锦宁披马甲写的,现在还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而她刚才的那番对大宋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建议,目前也还不能传出去。所以赵晤的嘉奖与厚赏,就无从谈起。

    把这些功劳都积攒起来,到时候换一个免死金牌,那多好呢。现在赏赐,不过是些金银绸缎,她要来有何用?自己又不是没钱买。

    赵晤又问杜锦宁还有什么想法,杜锦宁自然不会再说。有这几件事在,就够赵晤忙活的了。到时候轮起功劳来,她的头功也跑不掉。还不如留点干货,等以后再掏。

    有了这些完善的建议,赵晤也心满意足了。见杜锦宁再没什么话说,便让她退了下去。

    杜锦宁行礼后退,退至门口,正要转身,就看到一个中年美妇人正站在廊前;她身边两眼熠熠生光望着自己的,正是鲁国长公主赵明月。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