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等着秋后算账吧-《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曹鸿寿倒台,杜锦宁早预料这些人会借风驶舵,她早上出门前就吩咐过朱老头如何应对这些人。
“怎么了?”他问道。
看到从门缝里掉进来的帖子,朱老头的嘴角勾起了一个嘲讽的笑容。
这里虽不热闹,却因临湖,风景好,面积还宽敞,那些喜欢清幽环境的读书人就喜欢到这里来建宅子,久而久之,倒形成了一条街,街上住的人不是有些文化、附庸风雅的有钱人,就是文人墨客。
钟典史认出了这个中年人,正是那个曾照着曹鸿寿的吩咐,为难过杜锦宁的守门的衙役。
小厮转过头来,小心地问钟典史:“老爷,咱们要不要下去?”
正是因为写帖子,他才落在了这些人的后面。现在他对自己这一英明举动十分得意。还是他聪明啊!
其他人纷纷后悔不已:怎么自己就没想到写个帖子呢。
小厮让车夫将马车驶到了杜家门前,这才跟钟典史一前一后下了车。
“行了,大家有事寻我家少爷,明日再来吧。”说着,朱老头直接关了大门。
“老伯您就告诉我们,杜大人往哪个方向去了吧。我们去寻他一寻,即便寻不到也不怪你。”一个穿着衙役服饰的中年人道。
新来乍到,没什么钱,却又想住宽敞整齐的地方,这里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只要钱给得足,哪处宅子都能买到,别人另选一个地方再建一处就是。不像城里繁华地区,有些人死守着过穷日子,也不肯卖祖上传下来的老宅子。
原来,那些一个两个指着理由溜号的同僚们,都站在了一处高大的门庭前面,其中一个正跟里面的人说着什么。
曹鸿寿和汪玉贵倒了,要是杜大人心胸狭窄一点,衙门的这批官吏估计得换一通血。虽说有些胥吏在本地根深蒂固,盘根错杂,不那么容易倒,但谁知道杜大人身后站的是谁呢?跟这样的人掰手腕,太不明智。
钟典史正思索着是不是等余怀谷从杜家离开后现进去时,就听自家的小厮“咦”了一声。
钟典史走到杜家门前,站到人群后面,就听杜家的门房道:“我家少爷真不在。他是管农事的,现在马上就春耕,他出城巡视农田和水利去了。”
不过这些话,他一个做小厮的,不好明说,否则倒显得自己比老爷还聪明似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