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大师兄-《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行,那就住这里吧。”杜锦宁道,转头吩咐青木,“叫人给刘师傅和廖明收拾两间屋子出来。”
看到知州的名字时,杜锦宁的眉头就高高挑了起来。
关嘉天今年二十九岁,长得不像父亲关乐和,倒是跟母亲陆氏像了个十足。
上次曹鸿寿与陈家弹劾杜锦宁之时,庄越经齐慕远提醒,在京中迅速做了应急措施,并派人快马送信来询问杜锦宁的意见,杜锦宁对他的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
版面简洁大方,内容充实而平和,正合她的要求,印刷的字迹也十分清晰——现在这个印刷坊,可是杜锦宁新开的,用的正是她提供方法、庄越让工匠试验了无数次,最后烧制出来的含铅的铅字模排版而成的。
看到齐慕远责怪自己报喜不报忧,杜锦宁不由莞尔一笑。
当时关乐和还振振有词地说了一大通,引经据典的,意思就是如果皇帝误会了这些名字,那就是没文章,连《千字文》都没读通,得回太学去把书重读一遍。
他是鲁省调过来的,原先是个县令,连续两年评价为优。这次离任,当时百姓自发送了他一把万民伞,可见他在当地极得人心,是个好官。
她现在住的这庄子上的院子,虽面积不大,屋子也破旧,但房间数还是足够的,给刘高和廖明腾两间出来倒没问题。
他十九岁考上进士,后外放做知县;他在官场上的升迁不快不慢,在来润州做知州之前,他在晋省的一个州做同知,现在过来算是升了一级。
关嘉天。
眼见得两人进了城,杜锦宁这才迎了上去,对两人拱了拱手:“关大人,陶大人,杜锦宁在此迎候多时了。”
在送走刘高和廖明的第二日傍晚,杜锦宁在城门口接到了新任知州大人关嘉天,以及同知陶华晖。
“辛苦刘师傅了。”杜锦宁接过,看向了廖明,廖明也赶紧将庄越的信递了过来。
她提起笔,分别给齐慕远和庄越写了回信。
这个名字不是同名同姓吧?
关乐和的儿子,按照辈份都叫“关嘉什么”,这是不由他选择的。但最后一个字由他决定,他就出幺蛾子了,直接用了“天地玄黄”四个字来做最末一个字。
也就是说,老大叫关嘉天,第二叫关嘉地,第三叫关嘉玄,老四叫关嘉黄。
杜锦宁觉得,就老三的名字正常一点,其他的都感觉怪怪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