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茶道-《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本来,像这种聚会,都是男子出席。如果有女子参加,这场宴会必是带着“色”的,女子也都是青楼请来侍候大家的。
“呀,这是什么茶?好香。”一个客人惊呼出声。
有些性急的也顾不得茶水太烫,轻轻地啜了一口,顿觉一股幽香充斥着整个唇齿,久久不散,沁人心脾。
“这是……要在大厅里表演那什么‘茶道’?”众人心里都如是想。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陆九渊引用了一句唐诗。
“仿佛置身于深山茅舍中。”
“这种馨香,与茶之清味融合在一起,丝毫不觉突兀,只觉浑然天成,饮之心醉。”
大家一听,忍不住将茶盏凑到鼻下,闻了一闻:“好香。”
杜锦宁这茶,为了一炮打响,一鸣惊人,她叫茶园的人用足了功夫,足足窨制九次,用的还是较好的绿茶做茶坯,味道极好,便是现代喝惯了好茶的人都要拍案叫好,更不用说这些从未尝过这种味道的古人了。
旋即,一个穿着一袭白衣,如观世音菩萨一般打扮的女子诵着经走了进来。在她之后,跟着四个侍女模样的女子,每人手里捧着一堆东西。
“太香了,太好喝了。”
杜锦宁虽然把清朝才出现的盖碗山寨到了这个大宋,但生怕大家不会用,在这样的氛围中出来讲解其用法又大煞风景,在敬茶时干脆仍给大家用了茶盏。
“茶里面还有道?什么道?”大家不解。
这种茶盏,比现代用的品茗杯稍大一些,形如斗笠,式样古朴典雅,深得杜锦宁的喜爱。
可眼前这一幕,大家的思维没有半点往那种有“色”宴会上去联想。或是因为前一场茶事表演余音尚在心间,又或是因为这些女子打扮得甚是圣洁,为在家居士,是佛家之人。
想起最开始时杜锦宁所说的,大家心里暗道:莫非这是杜大人自创的茶具?
诵经声渐远,琴声和箫声大起,女子领着众侍女从台上下来,将茶盘里的茶盏一个个递到众宾客手上,并一一与他们行合什礼。敬茶毕,便径自出了门,飘然而去。
“真香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