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将眼光放远-《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杜锦宁放下心来,赞道:“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行文华丽却又真情流露,其中之情甚能打动人心,王爷光凭这篇文章,就能流传千古。”她又把里面的好句细细点评了一遍。

    可他听得心潮澎湃又是怎么一回事?

    “获得跟陆羽一样的名声,这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成就。如果于国无益,我也不会这么大费周章地劝你做它的推广者;而我自己,也不会这么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做这个事。”杜锦宁道。

    “陆羽不过一僧人所养之弃儿,生平并无功名,他却被与众圣并列,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把茶从解渴的生理需求变成了精神上的享受,他提升了茶的意境。他虽提出了理论,却仍没有上升到‘道’。而如果你提出‘茶道’之论,并将这个理论深入完善,你就成了跟陆羽并列,甚至超过他之人。”

    现在她穿越大宋,能改变这一切,自然要改变。

    “岛国,棒子国。”赵昶道。(为防被404,咱们还是用暗语吧。)

    杜锦宁将手抬高,往太平洋那个方向遥遥一指:“从海上一直航行,再继续往东,你知道那里还有什么国家吗?”

    茶,是咱们中国所产,宋时则僧人传入岛国、棒子国,后世岛国的茶道其实就照搬咱们的点茶法。可茶道的始祖,却不是中国人,而是岛国人。几千年后,学茶者还要到岛国去朝圣。这就跟端午明明是咱们中国的节日,却被棒子国说咱们学它一样,虽然两者性质不同,但仍让杜锦宁万分不爽。

    “什么?”赵昶目瞪口呆。

    “反正这是你提出来的,我抢过来占为已有,我成什么了?”赵昶坚持道。

    杜锦宁点点头:“这没关系,我提出来,你发扬广大,两者并不矛盾。”

    说到这里,杜锦宁的心绪也久久难平。前世那些屈辱的历史,一一在她眼前闪现。

    他红光满面,眼眸熠熠生光,整个人洋溢着幸福与得意,笑道:“多谢锦宁夸奖。”

    赵昶方才已晦暗下去的眼眸渐渐又明亮了起来。

    杜锦宁道:“关羽曰武圣,吴道子曰画圣,陆羽曰茶圣,杜康曰酒圣,王羲之曰书圣……古人又云:行行出状元。照我说,不管大道小道,唯有做到了这个行业最顶尖的那一个,就是大成就者,从而名垂千古。比如说,鲁班,他不过是个匠人,但他做到了匠人之祖,谁敢小瞧于他?”

    虽然他也认可了杜锦宁的观点,觉得获得跟陆羽一样的成就也很不错。但他还是觉得,一个小小的茶道而已,不过是吃饱了没事干的闲人样打发时间的玩意儿,要说它有多有用多高尚,也不见得。而说它于国有益,那就更不可思议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