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齐慕远也跟着杜锦宁看过不少农书,平时也听她说起一些,倒是知道植物也分雌雄。 现在杜锦宁肯告诉齐慕远她的真实性别,那是不是离她恢复女儿身不远了呢? 听得动静,他走出门去,就看到齐慕远一行人骑马过来。 她始终是农家出身,骨子里的思想,就觉得“能吃是福”。 “怎么了?齐慕远诧异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脸,“是不是一路风尘仆仆,我整个人很糟糕?” “你怎么有空来?”她放下手里的培育钵,抓起旁边的干净布子擦手,整个人就被搂进了温暖结实的怀里。 “不用。”齐慕远一摆手,“大热天的,洗什么热水?有冷水就成。” “在庄子上的小院里呢。”姚书棋提着前襟跑了过来,“刚刚还来看了一圈,见没什么事,就回去了。” 齐慕远伸手按住了食盒,对陈氏笑道:“伯母,这个让我拿去庄子上吃吧。现在是真吃不下了。” “哦。”杜锦宁回过头来,看向了齐慕远。 “姚管家。”齐慕远眼尖地看到站在田梗上的一个人,勒住马叫了一声。 “在呢。”青木回了两个字,就见齐慕远已推门进去了,一面道,“皇上有密旨给她,你们且在此守着,不要放人进去。”反手还将门给拴住了。 齐慕远直起身子:“我看了你们的《茶道集》了,可惜我当时没能在这里,参与当时的盛况。”他看向杜锦宁,“现在还能做茶道吗?我想看看。” 本来这两朵珠也想一并送给杜锦宁的,但齐慕远不敢冒险。 两位少爷在一起,一向不怎么要他们伺候,便是两个小厮都只守在院子门口,他回去了也没事做,到不如在这里守着他们干活,也算是帮少爷做正事。 “到密州查个案子,按正常时间起码要查五天,我三天就查好了。然后就过来了。” 很快她就十六岁了,如果十七岁能成亲,十八岁生孩子…… 招待齐慕远吃早餐,陈氏自然不会忘记他的两个随从,早已叫人在厢房里摆了一桌,让观棋两人吃了。而且他们不像齐慕远一般,一边吃一边还要应付陈氏,吃得比齐慕远还要快。 此时已是辰时,差不多是现代的八点多钟,齐慕远一行人到庄子上的时候,就看到一群人正在田地里热火朝天地收割着稻谷——他们是从里往外收割的,今天收割到大路旁边,已是最后几十亩田地,明天就可以放水灌田了。 她定定地看着齐慕远,试探道:“现在过去?” 姚书棋想了想,便停住了脚步。 杜锦宁不置可否。 他忽然摸了摸肚子,不好意思地笑道:“伯母,早餐什么时候能好?我都饿了。” 装着青玉的那个锦盒早被齐慕远放到行李中了,他打算亲自送给杜锦宁。 陈氏这才对齐慕远笑道:“你爱吃那个,我特地叫人给你做,不过需得等一会儿。” 杜锦宁喜静,做的又是大事,无人敢打扰,唯有青木坐在门口的小屋里捧着一本书看着。 苏氏虽矫情,却也关心儿子。但齐慕远此时心里升起的暖意,却是在苏氏面前所没有的。 “锦宁。”他叫了一声。 是根本没领悟到她的意思,还是干脆就把这茬儿给忘了?他这么聪明,心思缜密又敏锐,不可能领悟不到她的意思呀!而这么大的事,这么重要的事,他都能忘,他心里还有自己吗? 可要是心里没自己,他千里迢迢的,为什么这么辛苦要跑过来? 想到这里,她问道:“你怎么会有时间过来?” 进了院子,齐慕远的心跳加快,三步并作两步便上了台阶,到了开着门的正屋。 齐慕远的注意力似乎又被那一排排的培育钵给吸引了过去,凑近看了看,指着里面长着的一株稻谷,问道:“这是什么稻谷?” 姚书棋不放心,正准备交待宋庄头一句就回去,远远又听齐慕远的话传来:“你不用回来,正事要紧。我只找你家少爷。” 他天生的敏感和现如今从事的这份特殊的职业,让他对于人的反应有着比常人更强的敏锐性。刚才陈氏抬头跟他对视的那一眼,他能看得出,陈氏当时震惊、喜悦,情绪上的波动很大。 齐慕远又笑道:“刚才我来的路上,看到你田里的稻谷长得不错,听姚书棋说都快收割完了。怎么样,亩产多少斤?吴尚书他们可还满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