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背锅侠的价码-《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齐慕远脑子里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
见齐伯昆皱眉,他解释道:“祖父,杜锦宁没有根基,世家想要杀她,实在太容易了,直接派人下手就行。皇上和您就算再恼怒,也拿世家没办法。她死了也白死,算是做了无谓的牺牲。她为自己考虑,也是应该。毕竟每个人的命就只有一条,她又才十五六岁,想办法保全自己,也是无奈之举。”
让他高兴的不光是可以往润州去一趟,同时也是因为赵晤夺情的旨意。
他道:“祖父,锦宁之所以请求去润州研究农事,一来她在那方面有天赋,能为皇上解忧;二来也是担心南方关大人那里一旦成功,皇上在大宋放开路引,触碰到世家的利益,世家一时拿皇上没办法,就有可能拿她开刀。所以特意退出世家的视野,以保全自己。”
难道杜锦宁早已预料到这个结局?
但赵晤能坐到那个位置上,绝对不是笨蛋。一旦他有这样的举动,赵晤肯定能察觉到异样,到时候就会对他与杜锦宁产生怀疑。所以这样做,风险相当大。
他当即慷慨激昂地道:“爱卿放心,事实是怎么样的,朕又不是不清楚。杜锦宁是报请了丁忧的,只是朕出于朝堂上的考量,这才予以夺情。杜锦宁这算是代朕受过,朕自然记得他的功劳。不过他事情未做完,朕不好现在就奖赏。等他将润州的事了了,朕定然数功并赏,给他一个大大的赏赐。”
确实,蝼蚁尚且偷生,杜锦宁有什么必要为了别人就牺牲自己的性命呢?他才十五六岁,苦读了那么多年,才刚刚踏入仕途,还有更好的日子、更重要的事情给他干。明知危险而不避让,那就不是他所熟知的杜锦宁了。
赵晤也知道齐伯昆这是要替杜锦宁讨要一个保证。
要不是杜锦宁在信中叮嘱他不要插手这事,任凭赵晤决断,他没准会想办法去左右赵晤的看法。
虽然不知道杜锦宁对于未来是怎么安排的,但他知道,她手上的事没做完,不能拿到丹书铁券,就会给杜锦宁恢复女装、自由行走于人前带来很大的阻碍。现在绝对不是杜锦宁离开朝堂的最好时机。
得了皇帝金口玉牙做出的承诺,齐伯昆便放下心来,道:“如此,皇上便将奏折交给臣,由臣去跟关嘉天与杜锦宁谈吧。”
这话正中齐伯昆的下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