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谁来背锅?-《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结果仍是如此。那一担大概没有装满,只有四十三斤。
宋庄头心里“咯噔”一下,原先的担心成为了现实。
有个爱拍马屁的官员见吴证脸色铁青,额上青筋直冒,连忙安慰他道:“大人莫急,这次用的箩筐没准比上次的小,您没看有好几只都是新的,还有大有小么?等全部称完就知道了。就算差一些,也差不多。毕竟咱们没有杜大人那么有经验,下一季就不一样了。”
吴证等人却没空理会姚书棋和青木。
吴证指挥两个庄稼汉:“把那担稻谷抬上来称。”
最后吴证将这些人的说辞一一对应,发现他们说的都差不多,这半年来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证明他们并没有捣鬼。
五石二十斤,比起上一季来的七石七十三斤,足足少了两石五十斤。
说着,他眼巴巴地望着吴证,期望吴证能给他个说法。
一群老老实实的庄稼汉,也没那么大的胆子。
一个半时辰后,听着报出来的数据,大家又陷入了沉默。
宋庄头作为具体负责高产水稻种植的,自然参与了收割仪式。他年纪大了,没有下田,而是跟官员们一样,站在旁边看。不过他自知今年会减产,生怕被责怪,一直没敢作声。
下田如此,中田亦如此,早早看过上田的稻谷饱满程度的,自然清楚上田的亩量没办法再心存侥幸。
“大人。”一个老成的官员走了过来,小声道,“会不会晚稻的产量本来就比早稻要低?”
吴证沉默片刻,缓缓摇了摇头:“桂省那边,有一句话叫做‘早稻低,晚稻高’。因为早稻生长其短,产量普遍比晚稻要低。”
大家连忙起身,一行人往中田那边去。
吴证深深吸了一口气:“走吧,去中田看看。”
“对对对,很有可能。”拍马屁的那个官员赶紧附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