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假钞-《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不管杜锦宁怎么劝她,她都不同意去公主府住。

    为此赵晤积思广益让大臣们提了不少意见,又让印坊摸索方法,重新印了一些纸钞出来。但看着这些纸钞,他仍不大放心。

    这是除了高产水稻,他急着找回杜锦宁的一个重要原因。

    杜锦宁见状,只得应允。

    杜锦宁忙道:“自然没意见。我还巴不得祖父能来跟咱们一起住呢。”

    大宋金银少,多用铜钱。而铜钱携带不便,于是钱庄应运而生。而这些钱庄的主子都是权贵,在当地有相当的威慑力,且钱庄没有大面积铺开,银票交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问题也能及时解决。以前在北宋出现的纸币“交子”,也只在四川这个地方流通,并未大面积使用。但饶是如此,仍出现过许多假钞事件。

    现在杜锦宁回来,想想她年纪虽小,还是个女子,思维却不是那些固化了的官员们能比的,赵晤自然要找她来问上一问。

    但只这纸币只这三个省流通,因市面流通频繁,交易额巨大,前段时间关乐和发现民间出现了假钞,追查后发现印假钞的不止一处。

    齐伯昆致仕再住进来就没关系了。齐伯昆现在六十多岁。照他的身体状况,干到七十岁才致仕都没问题。七十岁的老人,就算家里还有个孙媳妇的娘,别人想说闲话也没处可说了。

    杜锦宁听得皱起了眉头。

    然而陈氏与齐伯昆没有任何关系,虽说齐伯昆长陈氏一辈,身边还有个蔺姨娘,但这样浑住着却不是个事儿,容易被人说闲话。

    “给你娘养老也算我一份。”齐慕远道。

    杜锦宁这边忙着私事,赵晤却坐不住了,派了太监过来传召,让杜锦宁进宫觐见。

    “皇妹。”一见面,赵晤就开门见山,“当初放开路引,繁荣商业是皇妹所提,在南边取得了可喜成绩。去年在南方三省推开,面积增大,人口一多,就出了许多问题。朕想听听皇妹在这方面的建议。”

    他看向杜锦宁:“祖父致仕后,我想把他跟蔺太姨娘接过来一起住,你没意见吧?”

    商议好如何安置自己最亲近的亲人,两人又依偎着商量了一阵亲事的细节与朝堂的情况,齐慕远这才离开。

    因着开放路引,商品流通繁荣,为了解决货币问题,在杜锦宁失踪前,赵晤便采用了杜锦宁提的建议,开办了大宋钱庄,并发行纸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