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临行之前-《春色晚》


    第(1/3)页

    这话说得情绪丰沛浓烈,似是受了万般委屈,却隐约带着强弩之末的意味。很明显,谢老二心中十分清楚事情已成定局,眼下,他更需要的是有人能给他扔出来一个台阶,让他风风光光地走下来。

    谢家从来不缺和稀泥的人物,谢老爷子赏了谢老二两句好听的,邓氏之流又在旁劝说安慰了半晌,终于令得谢老二保住面子,将事情暂时糊弄了过去。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谢老二却并没有立即消停下来,他仍然寻各种机会卯足了劲头的闹腾,决心之坚定,花样之繁多,实实令人叹为观止。

    谢老爷子和万氏分别撂了狠话,说他若再这么折腾下去,倒不如索性分家了事,各人落得轻省。有了这句话顶在头上,谢老二自然不敢做得太过(当然事实上,他也没那个本事),但就算达不到目的,也不该轻易放弃,在他看来,他心里不安乐,那便无论如何,不能让谢老三一屋子人过得太舒坦。

    所以,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谢老二的生活变成了这样一种状态。

    早晨吃过饭,他就去松花坳里转悠,但凡碰见一个人,不论男女,也不管和人家关系如何,他都势必要拽住对方拉拉杂杂诉苦一番。车轱辘话说了一遍又一遍,论到底,也就是让人家给他评评理,非要从人家口里听到“谢老三办事不地道”这几个字,他心中才高兴。

    可这松花坳里住的都是熟人,在背后说谢老三的坏话,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人家又不是吃饱了撑的!因此,往往也就是敷衍一两句,打个哈哈混过去也就完了。

    谢老二很不满意,所以,他又想出了别的招数。

    反正他也不打算进山去捕猎了,午后先回房美滋滋睡个觉,养足精神,之后便端上一张小杌子,往西屋门前一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开始了他无穷无尽的唠叨。

    “我这当哥的,怎么就混到这份儿上了?人要是没了良心,那连畜生都不如啊!他也不想想,小时候,是谁成天背着他去城外捉鱼、摘果子吃?他犯了错,又是谁巴巴儿地把他护在背后,宁愿自个儿被爹打手板心,也舍不得他掉一根头发?如今他飞黄腾达了,立马就把我踹到天边,这叫什么事?过河抽板,狼心狗肺啊!”

    他的声音并算不得大,却恰好十分清晰地传进了西屋中,屋子里的每个人,不用花任何功夫,就能听得一清二楚。

    谢老爷子几次从上房出来,见他坐在那里翻嘴皮,便瞪起眼睛训斥。孰料那谢老二也不是个吃素的,当场就做出一副委屈模样:“爹,我这也没说要死乞白赖地跟着老三去京城了呀,我知道,人家看不上我,我也不上赶着讨嫌了。可我心里难受,连唠叨两句也不成?这个家啊,眼看着连我说话的份儿都没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