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伏允可汗-《大唐极品纨绔》


    第(2/3)页

    大唐这几年折腾下来,根本无力支持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特别是国战。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粮草,经济。大军一开拔,银钱就得像流水一样,哗啦啦的流淌出去。

    而现在,大唐的国库里空得可以跑老鼠。所以李世民双手一摊,将这事情甩给了政事堂的二位宰相。

    两位宰相一合计,得,那就打吧。只不过打之前还得想办法解决粮草后勤的问题。

    北方没有粮草,那就只能从南方想办法。去年冯盎在岭南试种三季稻大获成功,今年吐谷浑就发起了对大唐的进攻。

    一封圣旨以最快的速度南下,盘踞在大江之上的水师就成了现成的运粮船队。

    与此同时,大唐派往吐谷浑拖延时间的使节,也从长安出发,主使名叫赵德楷,他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拖住伏允可汗,让他不要那么早发起进攻。

    至于拖延的手段,无非就是威逼利诱,反正不论赵德楷用什么手段,只要能将伏允拖住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就算是大功一件。

    ……时间来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手持使节旌旗的赵德楷来到了伏允的中军大营,正面对上了老态龙钟的伏允可汗。

    即便已经是二月,中原已是草长莺飞的季节,草原之上的积雪依旧没过膝盖。

    这样的景象赵德楷并不陌生,当初唐俭出使突厥的时候,他就曾为副贰。

    赵德楷无视了吐谷浑数万大军的威压,脸上带着从容不迫的淡然微笑。

    身后跟着一条长长的车队,足有数百辆马车。这些都是李二陛下赏赐给伏允可汗的金银布帛丝绢之物。

    贞观四年,吐谷浑派使节入长安朝贡,被李二陛下敕封为西平郡王。来到三军主帅的行辕门口,赵德楷掸了掸肩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整个气质一变,宛如一把出鞘的长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