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大明,天子守国门,皇子戍边疆-《大明:史上第一国门皇子》


    第(2/3)页

    今日谁开口让年仅九岁的朱棖就藩,谁就是罪魁祸首。

    这种事情,即便是陛下下令处罚,出了事肯定不会揽在自己的手中。

    而选择不说话,顶多就是劝谏不力,被陛下劈头盖脸骂一顿,拿他们没办法。

    朝堂上,朝臣们都瞅着胖乎乎的朱棖背影,无声的叹息,似乎已经看到了朱棖的结局。

    马皇后解决了静妃的事情之后,便不再插言。

    老朱则是默不作声,按照他本来的意思,朱棖此时已经前往封地的路上了。

    想要誓死攻破北元,需要皇子的血。

    不是他老朱狠心,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统一华夏,是他作为华夏国主的必须的责任。

    此时不说话,是因为今日朱棖表现令他奇异,这才有些许的停顿。

    面对群臣凝视,朱标担忧,老朱观察,皇后不闻不问。

    朱棖决然道:“父皇,踏灭北元,卫国戍边,本就是儿臣的责任和义务,儿臣愿意去。”

    “此去,儿臣只有一个请求。”

    老朱点了点头,略微平和的问道:“你有这份觉悟,朕甚是欣慰,什么请求,说来听听。”

    朱棖震声道:“请父皇赐儿臣一副金棺,此去,不灭北庭,誓不还京。”

    “若儿臣战死漠北,一具金棺足以。”

    朱棖的声音尚不足以如成年男子般雷霆炸响,甚至还显稚嫩,没有半分粗狂和霸道。

    但此刻。

    奉天殿却犹如天雷滚滚,雷霆覆海。

    群臣震动,目露惊骇!

    请父皇赐儿臣一副金棺,此去,不灭北庭,誓不还京。”

    若儿臣战死漠北,一具金棺足以。

    这样的话出现在二十一岁的朱慡口中,十九岁的朱棡口中,都不觉得奇怪。

    可朱棖。

    不过九岁。

    竟已然有此觉悟。

    马革裹尸,卫国戍边,镇守塞北。

    何等雄心壮志,伟岸气魄。

    “蓝城王壮心四海,令我等羞愧的无地自容。”

    “古有冠军候,今有蓝城王,黄沙百战金棺行,不破北元终不还。”

    “蓝城王颇有陛下当年之风采啊!”

    “好,好,好,这才是我大明好儿郎,北元不灭,死战不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