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上架一天死,恰全勤,等可以申请免费了,作者申请免费再看吧) 王府府兵的战斗力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但想要立刻提升府兵的战斗力,就算是神来了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结束了一天的巡视。 朱枨便回到了王府中。 练兵的事情并不需要他每天都盯着,只能是去唰存在感。 想要让王府府兵完全听令与他,这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在很多事情上。 本来就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近日无大事。 一旦发生事。 必将是天翻地覆的大事件。 朱枨的风评似乎越来越差了。 这是能清晰感受到的一件事。 甚至在朱枨影响力最深的兰县及黄河南岸营房所在,都能清晰感受到这种变化。 越来越多的歪门邪说在民间流传。 说什么的都有。 甚至说他朱枨横征暴敛,要造反的都有。 这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朱枨至始至终都没有理会这件事。 就仿佛上至兰县府衙,下到一个贩夫走卒都在议论这件事,唯独朱枨不知道这件事。 且不说亲军都尉府副都统刘冉在第一天就提醒了朱枨。 以朱枨如今在兰县的影响力。 消息刚出来不就,就有人将这件事汇报给了他。 不可能不知道。 只不过。 朱枨在等。 等一个时机。 这个时机迟迟不来。 只能继续等下去。 「没有人上衙门来,也没有上蓝城王府来,人们仅仅是议论纷纷,仅仅是坐在一起作为谈资,却没有人做出特别愤怒的举动。」 这就是朱枨迟迟没有出面解决这件事的原因。 民意是需要一定时间发酵的。 这个发酵的时间必须要等待,而这也是解决这件事的时机。 可是。 此时的大明王朝绝对不是开放的王朝。 百姓们在经历安定之后,不想在经历任何的战乱。 所以在听到他蓝城王朱枨祸国殃民,为所欲为,贪赃枉法,肆意侵占良田等等快要跟造反有关的事情之后。 百姓们只是偷偷的流传,没有人过来质问他,也没有人表达出极其不满的聚众闹事的举动。 这就让朱枨很难办。 做过官的都知道。 冷处理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手段。 也就是一件明显有悖于当下的事情发生之后。 只需要将其咯吱。 然后等待风暴的酝酿。 等待风暴爆发的时候,然后以雷霆手段灭之。 这样的情况以前他经常看到,也有过使用。 因为这种办法处理起来就简单容易很多了。 只要大明的江山稳固,兰县一地的乱根本微不足道。 人家只是议论一下,不管是坐在家中还是在邻居之间议论一下,你不能拿着刀上去说人家有罪。 可若是放任自流,安静的等待风暴出现,这些人过分的上前来辱骂,上前来捣乱,甚至以死相逼。 那就不好意思了。 该镇杀的镇杀,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 纵然有再打的怨言,雷霆手段抓一些人,安抚一些人,就能很好的解决矛盾。 这都是经验之谈。 太阳底下,就没有什么新鲜事。 可是现在。 临桃马氏悄无声息的发动了这场风暴。 却又任由风暴自己酝酿不从中加速风暴的汇聚。 朱枨只能是等待事情的自然发酵。 而就在这自然发酵之中。 兰县进入了一个极其高度戒备的状态中。 张玉龙所看守的四大仓这几日已经到了二十四小时戒备的状态,轮流岗哨,明暗哨,任何人不得靠近。 凡是靠近仓廪者,一缕杀无赦,直接取消了空箭警告的威慑。 不管兰县闹得天翻地覆。 张玉龙必须要保证四大仓廪的安全。 这几十万石的粮草,往小了说关乎着整个兰州的战局,往大了说,将关乎整个塞北的战局,甚至是此次和北元对决的关键。 一个时辰前。 北上援军前锋将军徐晨率领五千骑兵抵达兰州卫,呈报了上将军薛显,上将军陆忠享的书信。 北上援军行至金周口,安营扎寨,明日辰时北上,于午时抵达王府军镇。 为了不扰民,薛显决定从渡口搭船过黄河,直接进入王府军镇,不会途经兰县。 兰县这几日在高度紧张之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