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没有一个合适借口的话,贸然处置这些「叛官」,绝对会使国朝生乱,而且对徐行这明君的名声也不利。 所以天德帝将他这***捧为板荡忠臣。 而羽附的党羽则为女干臣、乱臣。 和他先前的礼制杀器一样,朋党是个筐,只要皇帝想了,就能以此将臣子论罪。但天德帝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惩治他,也没直接论处他的党羽,而是转移矛盾,让他这***去惩治党羽…。 他要是动了手,他们世家的这一派,离心离德,必定从此瓦解。 可若不动手,就是自认他结了朋党,这忠心之言在朋党的加持下,可就成了「逼宫」之言。 以天德帝的威望,杀光满殿的臣子不难。可这等莽撞行径,就相当于毁了凤溪国的政治生态,从此遗祸无穷。 换言之,徐行这天德帝有掀桌的能力。 但偏偏徐行坐在棋盘上,和他们这些臣子下起了棋。而且,玩的远比他们更高明。 这两种行径,无疑后者更高明。 余慈深深吸了一口气,内心下定了决心。 死道友不死贫道! 要是他此时和天德帝唱了反调…。 死的就不止他一人。 还有余家全族。 「陛下所言甚是…」 余慈先赞同了徐行的言辞,他再话头一转道:「不过附和臣上谏之意的…群臣,也非皆是乱臣贼子。臣为刑部尚书,还请陛下让大理寺、御史台配合臣办案,三法司共同会审.」 刚才徐行说「皆」是乱臣贼子。 他此刻反驳说不是,并非真的反驳于徐行。而是将徐行的话落到实处,总不能真的将这些官员全部打入天牢,中枢六部百司连运转都不运转了。 至于事后谁是,只需徐行在名单上添附、勾选就是。 「可!」 「就由三法司会审。」 「七日后,朕要看到你们审判的结果。」 徐行点头,同意了余慈的请求。 「陛下圣明」 「臣等叩谢陛下…」 闻言,在余慈身后跪地请罪的群臣们连忙叩谢君恩。 人都有侥幸之心。 这件 大案,徐行将此落手到了他们的***手上。尽管他们也能看出来,这是意在让他们自相残杀。可能落得这一个处置,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余慈…,应不至于对他们大杀特杀。 即使有处置,想来,亦不会太重。 言毕。 两列朝班自动分出一条阔道,让徐行通行。 「儿臣叩见父皇。」 「臣妾拜见陛下…」 坐在龙椅下的徐璋、赵芸娘二人分别依照次序对向龙椅坐去的徐行施礼。连丝毫慢待也不敢有。 「文武归列…」 「在三法司会审未出之时,尔等仍为朝廷命官。」 徐行摆了摆手,示意群臣不必如临大敌。 未拔出剑鞘的剑,才是最令人胆寒。 他此时不处理「犯上作乱」的官员,就是意在放出余慈等这一派的人,去攀咬。将整个朝堂的水搅浑。铁板一块的朝堂不好下手,可有了余慈的牵头,抽丝剥茧下,对朝堂就容易整治多了。 至于公羊仪,他也不会全信。 叛主之臣,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这一次余慈作乱,兴许里面亦有公羊仪的影子在。 读书人,心都脏。 当官的读书人,心更脏。 李斯在秦始皇在位的时候,是忠臣。可等秦始皇离世后,李斯就不是忠臣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徐行坐上龙椅后。 以公羊仪为首的四明山旧臣,开始率先对徐行进行朝拜。 有事开小会,没事开大会。 大朝会,永远不是商讨要事的地方。 故此,在处置完余慈一党后,又听了公羊仪的一些奏报后,这一日的大朝会在隅中的时候就宣告结束了。 …… …… 出了紫薇殿。 公羊仪在殿门口等了许久,也没见宣旨的太监前来。 「阁老.」 「陛下回来,未叫阁老入宫,恐怕…」 与公羊仪一同等待的,还有一些公羊仪的党羽。在公羊仪身旁的一个绯袍官员,见此,眉宇皱了一下,出声提醒道。 一些小的动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