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如此,不过汪知府各地走马上任,嫌少人知晓夫妇之间有这一段。” 沈婳心被小七勾的痒痒的,她侧头问:“那第三个是?” “是一道花瓶瓷器。” 女娘错愕的呼吸一滞,嗓音不免拔高三分:“花瓶?” “不错。” “有回汪知府被遭暗算,淬着毒的匕首朝他而去。眼看着躲不过,偏偏高空也不知怎么有花瓶坠了下来。将贼人砸了一头的血,当场毙命。” “花瓶也尽碎了。可汪知府最是重情,事后将碎片全都取走,亲自粘好,如今还摆在汪家祠堂处,日日受香火供奉。” 这一家都是些什么人! 沈婳果然!高看的太早了! 正说着话,就见听着动静的孙姨快步而来。 “娘子。” 沈婳含笑等她走近。寒暄一番她问。 “衡州来的绣娘,孙姨觉着如何?” 孙姨也正要说此事,忙不迭道:“几个有经验的老绣娘针法到底与苏绣不同,不过上手极快还需点拨,只要够尽心,再多给些时日不会差。” 沈婳见过这些绣娘的绣品,多为走兽。算得上精美,可有的少了些神韵。 往往这便是最致命的。 神韵便是绣品的魂。 她沉吟片刻。 再过三个月,便是丰州的苏绣展了。这也是沈婳急着让绣娘们赶工的原由。 届时,大祁各地有名气的绣纺,都会聚集来此。 丰州城不算大。苏绣展却年年再次举办,不在天子脚下的盛京,无非是因沈家绣纺在此。 沈瞿想必早已做好了东道主接待的准备。 这一次过后。 往后的每一年,丰州会接着办展,可绝对不会是沈瞿手下抢去的沈家绣纺。 “另开辟一处院子给她们用来教学,刺绣讲究心定,若扰了我们后院绣娘的进度,那便得不偿失了。还得劳烦孙姨多多费心。” “是。” 孙姨也正有此打算。 “几个小的,也颇有灵性。我便想着无需着急,让她们多看多学,边上打打下手自个儿去悟。” “宅院里厢房多,也好安顿。娘子若是觉着可行,回头便将契纸让他们签了。” “您看着办便是。” 沈婳舟车劳顿,眉眼透着浓浓的疲倦,孙掌事也便催着她去屋内歇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