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 沈婳难得起了个早,去了淳氏绣坊。她过去时,抱着灰扑扑的呆呆,喂着樱桃。照惯例先去老绣娘那边转了转。 她看了眼进度,比预想的快多了。 “天儿眼瞅着热了,当初会展签的书契时间宽松,倒也不必如此赶,这些时日我不在,你们不曾休假。午间用了膳食,全归家去罢。” 这一句话,惊起千层浪。 “娘子体恤我等,可我们也不是仗着这一点胡为的,定单多,合该早些交齐。” “没错,为了赶单子,咱们绣坊堂间生意尚未开张,已耽搁许久了。我等还想着这几个月都不歇了,空闲之余做几副绣品拿去堂间卖,免得来买绣品的主顾,全都扑了个空。” 沈婳揉着呆呆毛绒绒的脑袋。她随意道。 “我从未想过开张。” “这怎么使得?” 沈婳:“这次会展接的单子实在多,价格定的贵也足够了,名声如我所愿这次彻底打了出去。” “等完成各家商行的契纸上的订单后,再开堂间也不迟。物以稀为贵。往后的会展,淳家绣坊会照旧参与。却只接一风堂的生意。” 往年的沈家绣坊,接一风堂的生意外,只要是出价贵的富商,也会卖。 绣品各地分散,打响了各大铺子,即便每副绣品下角处都有漂亮的图徽。可那些不懂绣品的人,买了只觉得精致,如何会知道沈家绣坊的存在。 奸商漾漾的钱,要紧紧握在手里。 省去中间商赚差价。 绣坊是她的,一风堂也是她。自家绣品的银子自然还是进自己口袋。 如此,才能显得绣品愈发珍贵。不可多得。 要买,只能去盛京或者丰州。 若有机会,待四海升平后,还能去别处城池开出分号。 那才是超过阿娘还在时的真正辉煌。 这些话,她自不曾宣于口。 见众人还要说什么,女娘摆摆手,故作深沉老道的朝外走去。 在老绣娘那边,女娘很宽容,可去了新绣娘这边,她将兔子交到凝珠怀里,抬步入内。 “许久没见了呢。” “这几日孙姨都不会过来,我亲自盯着你们。” 女娘在门口处寻了个位置坐下,嫣红的唇角往上翘,手里敲打着戒尺:“上回我去汇州前,让孙姨给你们布置了课业,想来每人手上已有我阿娘生前亲自编写的苏绣入门典籍了。” “谁第一个过来让我抽查?范围定下前四十页,过了有赏,没过的…” 她倏然变脸,冷笑一声:“呵呵。” 压迫感扑面而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