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通匪这种事情,不管是不是事实,一旦沾上,轻者锒铛入狱,重者是抄家灭族。 县衙的捕快前来锁拿徐耀祖的时候,同村在县衙当差的堂兄,先一步跑回村里,把消息告诉了徐耀祖。 徐耀祖心知:若是被拿进县衙,再也休想出来,于是乎,当即带着母亲和妻子,一路西逃。 为什么都往西逃呢? 若是往南,南方到处都是起义军作乱。 若是往北,北地则是元朝的势力。 若是往东,东面有元朝和起义军频频交战。 往西则不同,越是往西,越是地广人稀,越是往西,元朝的统治越为薄弱, 周鼎意外的得到了两个能写会算的人,心里十分高兴。 元朝时期,能写会算的人,已经属于难得的人才,周鼎当即任命二人为管事:魏友成负责人数统计,徐耀祖负责粮食发放! 唯一没有召到的,就是铁匠和会武功的人。 难民之中,没有身怀武艺之人,倒也附和常理。 目前这样的乱世,身怀武艺之人,办法总比难民多,至少,这些人不会等着饿死。 关于铁匠的问题,魏友成给周鼎做了一番解释; 大元朝为了巩固统治,明文规定:民间不允许保留铁器。 即便是切菜用的菜刀,二十户人家才能拥有一把,而且还要以铁链锁之。 管制如此之严,铁匠那有活路? 元朝颁布了这项法令之后,所有的铁匠顿时失业,无奈之下纷纷转行,如此一来,元朝民间的铁匠寥寥无几! 对于周鼎来说,有没有铁匠都无所谓。 这次回来的时候,周鼎从现实世界带了很多兵器,其中钢管长枪最多,有一万多把,另外还有几百把绣春刀,一把多把钨合金宝剑。 有了这些武器,足够武装一支反抗势力。 即便是将来人数继续扩大,周鼎还有现实世界的铸造厂做为后盾,手下就算没有铁匠,周鼎也不会缺了兵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