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 回信-《清穿物语》


    第(2/3)页

    三胞胎刚得教过,楚濂解释说,"民国之后的夫人是指某人的老婆的意思.著名的有孙夫人,蒋夫人之称.现在的夫人是氏的尊称.就如苗夫子的老婆姓黄,人叫她黄氏.等她丈夫或儿子做了官,她的地位提升了,就不能用氏来称呼,而称她为黄夫人.所以,<红楼梦>里贾政的老婆是王夫人,贾赦的老婆是邢夫人.如果要指是某人的老婆,那就得称‘太太‘."

    楚源补充道,"如果,老夫人给你的信里写了自己的名,那就是希望你称她李某某女史或女士了.她只称陈门李氏,那就是只好称她李老夫人了,如果,称她陈老太太就有点俗了."

    梅兰妮受教了.回信当然是三胞胎起草,她抄了一遍,几行字,大多是四字一组,梅兰妮用句逗点开.并没有用什么花笺,就用普通的信纸.三胞胎审信,都笑了起来,那句逗原是为了方便梅兰妮阅读,不想全上了信纸.梅兰妮的毛笔字,经过这两年的练习,也算强差人意.封了信,交给了边峰.

    边峰回来,带来了陈老板的邀请,十月十二日参加他母亲的寿宴.

    这是梅兰妮第一次参加的正式的社交活动,当然要好好准备一下了.

    梅兰妮能和这个时代接轨的技艺,就是刺绣了,送绣品是恰当的.好在她早已准备了一架双面绣玻璃台屏,之所以选双面绣,因为人家老夫人是开绣坊的,那是有眼力的,不然那么多绣娘,就专门写诗给自己?(其实,别人是不是收到诗,梅兰妮也不知道.)但是双面绣要架起来才好看,所以,就把三胞胎的台屏架先占用了.好在三胞胎是好孩子,并没有哭闹.这不,趁了和老乐去买玻璃的时机,又去定做了三个台屏架.而且用花梨木.他们有了新想法.

    齐逸对梅兰妮说,"我们已经做了好几套挂件了,这挂件虽然小,但设计上花费的工夫很大,虽然,现在也卖出了名气,但是,算下来并不合算.不如,做双面绣.双面绣主要是要木屏架.我们今天,定制了三个.我们还有一个想法,用冰裂纹纱做底,上面用西洋的画样,一束玫瑰什么的.讲个立体效果.设计相对简单.娘,你看行不行?"

    听上去还不错,梅兰妮让他们先拿出花样,看了再说.绣小挂件真是太伤眼睛了.

    一套月曼清游图,虽然尺寸上比前一套美人图要小,但是,每幅画的人数多,人物之间要传神,所以,相对的比前一套缂丝速度慢.

    天放晴了,华家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米要舂,面要磨,蜂窝煤要做,衣物要晒.主屋的火柴也要做好了晒干.

    火柴现在由秦炼承包,华家的火柴是原始的.一块几寸长的小木板上,一边镶着一块鸡蛋大小的平正火石,另一边镶着一个铜制有盖的盒子,里面放着火柴.板的中间是一个拎攀,可以拎来拎去.这种原始的火柴,只在主屋使用.其它的地方还是用火镰火石.

    肥皂,蜡烛则由保安队的人帮着一起做,用了自产的蜡烛,老乐他们都认识到华家蜡烛的好处了.不用剪烛芯,还没有烛烟,房间里很干净.另外,华家花了一笔钱,所有的蜡烛台都配上了玻璃罩,华家在玻璃罩里还加了小块的玻璃镜,这样,反光后,灯特别的亮.他们用烛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防火,这种明火容易引起火灾,虽然华家的房子是混凝土,砖为主,但是,家具都是木制的.所以还是要小心火烛.但是,灯具的擦拭,也是日常要做的事情.这个时代的家务活比现代社会里要多很多!

    九月初一的时候,陆本临来访了.小农庄有现货了.

    苏州的土地比别的地方贵,别的地方,一亩水田是十到十五两银子,而苏州附近的水田,要二十两至二十二两一亩.而且,每年的税还高,几乎要一两银子一亩.加上劳役,农家每年的负担是很沉重的.

    由于,中举之后,有两百亩田可以免税,苏州有功名的人多,族人或村人会把土地附到他们名下,以便逃税.江南地区,小户人家卖几亩地是常见的,要买农庄上百亩地这样的大手笔,就少见了,毕竟,一年上百两的税是沉重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