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铜钿-《清穿物语》


    第(2/3)页

    边峰当然能看出他们的心思,"你们也可以到梅香那里取出一部分来用,不一定全都拿出来,余下的,仍然让我娘替你们存上.但是,我还是先说了,不许赌博.谁如果赌博,就请搬出我们家.还有,不许乱买东西,不要在外面吃零食,..."

    说了很多,大家一听,那些钱花起来还有这么许多限制,是给他们的吗?

    老乐知道了,后来便对保安队队员说,"这是东家奶奶真心为你们想,从现在起就替你们每个人存了一笔钱,日后你们要成家立业了.那现成的就一笔钱.如果你们现在花了,以后你们拿什么钱成家?再说,你们现在要用什么钱?"

    那帮小子听老乐这么一说,倒是歇了取钱的心事.只是那六千枚铜板在他们的脑海里数了一遍又一遍.

    梅朵告诉小甲,在保安队员中挑一个人做他的助手.小甲推荐了申大斤.这天起,小甲每天带着两个人一起工作.

    保安队的孩子也都是极有眼色的,见小甲的工作一直得到东家的青睐,所以,大斤被安排了这个工作,虽然比过去有许多的限制,但他还是非常的高兴,保安队里的小甲,小乙就不用说了,就连贺阿宝都在东家面前极有脸.奶奶有事常找他说,这不是因为他的工作接近主家吗?

    梅朵对于畜牧业是很关心的,因为前世她在这方面的知识基本是空白,而在这个世界里,畜力是农业的主要能源,对农业的重要性相当与后世的农业机械.因此她特别关心这一块,再说,这个时代并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书,她能读到的是一本,和<相马经>,她坚持写畜养日志,把养殖中的点滴和请教得来的知识都记下来,想通过实践总结出经验.她的农庄当然是要多种经营,养畜是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除了畜力的利用,还有肥料来源,还有经济效率问题.所以她在自己这个薄弱环节要多下工夫.农庄里开春要买猪,买驴,动物数量增多,自然要人帮着安排照料,所以她想把小甲借到农庄工作一段时间.

    分红问题解决了,年终送礼也是一个问题.邻居之间的互送,这已成了定例.陈步云家作为商业伙伴,是必须的来往.再就是三胞胎的几个老师.苗夫子那里比着其他学生的样子送些年礼,如一包点心,加点鱼肉什么的.李果那里比着陈家送了一份厚礼,因为三胞平日里是不付他学费的.沈德潜在年前的拍卖会上赚了一笔,加上平日里三胞每月交学费,所以,也按着他其余学生的样送了礼.

    这次的拍卖会,被安排在木渎的沈德潜家的<竹啸斋>举行,虽然那居所朴实无华,但有一股子文人的雅气,参加的人都是盐商,平日里生活中只竞奢华,见到这文气的居处倒懂得欣赏.沈德潜见了这套作品,也是赞不绝口,还为每幅图题了诗,这使得这套作品比前套更有文名.

    茶水点心,杯碗用具等都是陈步云从苏州运去.这套作品最终被扬州的汪家以十八万价拍得.汪家是盐商中的领军人物,他家对于贿赂官员之事最有心得.所以,他家始终和江淮官场的关系密切.去年,黄家在扬州<小瀛洲>展出了十二幅美人图,轰动了淮扬,让汪家一时吃瘪,这次汪打听到了有另一套缂丝作品出售,当然志在必得.

    陈步云这次的拍卖场地费包括房舍的整修等,共用了一千两银,给了沈德潜一千两润笔.按照两家惯例,华家得了十四万二千四百两银.当然,梅氏女红的名气已经传出.后来,也有人仿梅氏女红的作品,但是仿品和真品之间的差异,一眼就能分辩.连带着梅氏的双面绣也身价倍长.无箴绣坊的生意也大好.

    下一步的缂丝作品,是李果提供的.是一套册页一尺二寸长,一尺宽,每幅画上并没有名字,只在右下角钤一"枚"字.当时三胞胎一看这套作品,差点要脱口而出"冷枚"二字.

    不错,这正是冷枚的作品.冷枚是山东胶州人,曾师从山东济宁焦秉贞,康熙三十五年,成为了宫廷画家.他的<避暑山庄图>使他名声鹊起,成了供奉画家中的领军人物.

    雍正元年由于政治原因,他被逐出宫廷.当时,李果为了李煦之事上京周旋,因缘所到,两人相识.两人都受一场政治斗争的失败方的牵连,自然成了知己.冷枚虽然长期为宫中供奉,但薪金并不高,加上京城生活成本昂贵,家中没有什么积蓄.一时难免捉襟见肘.李果为人豪爽,解囊相助.冷枚就赠送他这套<十美图>.李果自然是当之珠宝.冷枚在当时就象徐悲鸿在后世一样,名气大,他的作品真还是有钱没处买.

    三胞胎提出想临摹这套作品,李果大方的把画借给了他们.只是要借<月曼清游图>的画稿欣赏,三胞胎也大方借出.拿山寨版换正版,那可是占足了便宜!那套<月曼清游图>和沈德潜的题诗都装裱成了册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