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商业情报的用处-《清穿物语》


    第(2/3)页

    他家虽然被取消了贩买官铜的资格,但是由于多年来的财富的积累,使他家可以不用领官资也能自家出海到长崎贩铜.

    贩来的铜,清廷有规定,百分之六十要卖给政府,另外那百分之四十方能自家销.si家贩铜的利润还是很高的.因为除了卖铜,还能带随船货物,从中国往日本销,那是三倍的利润.如果是日货销入中国,那就是十倍的赚头.那时,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要比日本人生活水平高.

    当梅兰妮向于立清说起杨家要出海的事时,后者大惊,问道,"夫人如何得知此事?"

    梅兰妮见到他的反应,心里纳闷,说道,"坊间传闻他家如今大量收购丝绸,砂糖,书籍,和瓷器."

    于立清听说,沉思了片刻,道,"这样看来,他家很有可能打算明年出海.我们的漆器要尽快另找下家了."

    梅兰妮有点不理解了,"他从日本贩来的漆器都不一定比我们的好,如果进贡的话,就是我们贵了些,但是质量是保证的."

    于立清道,"我不是担心他家从我们这里进货的事,我是担心,他家以后付款的事情.你想,他家如今那资金必定是紧张了.再加上与皇家做生意,那就是那头一个声令,他就是翻遍天下也要寻找的.他能不选我们的货?皇家那头他是不敢欺的.到时候,他就拿着那皇商的身份来压我们,低价,赊帐的从我们这里进货.在他看来,我们还能和皇家教较劲?"

    梅兰妮听说,也担起心来,"那我们怎么办?"

    "金明堂的老板来过我这里,问起漆器的事情,当时我就留了个心眼,对他说,下次有货一定先让人通知他家."

    金明堂在苏州是个有名气的漆器店,经营着漆器,盘盒,各类嫁妆漆器等.老板是个江西人.苏州漆器同玉器一样闻名,漆作有明光,退光等分工.剔红,剔黑,彩添等皆精致,一直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可是,由于日本漆器的销入,影响了苏州漆器行的生意,这些年来,许多的漆器行更愿意经营日本漆器.

    "你的意思说,我们现在的漆器就销给金明堂?"

    "是,原本,这样精美的漆器当然往皇家销是最恰当的."于立清有些感慨.

    于立清到底还是清朝人,他认为只有皇家能出高价买东西.

    清朝末代时,光绪皇帝的一个鸡蛋是二两银.而他老师的鸡蛋市价只不过二文一个.并不是鸡蛋卖到皇宫里就价高,相反,那些采买们还会压价,可是,报上去的价钱高,这样经手的人都有一份钱好拿.肥缺是这样来的.以鸡蛋事情做类推,皇家的买卖大都可以这样理解,经手人的买价并不高,可是报到上面去的价就要加上回扣和经营费了.

    梅兰妮当然不能把光绪的鸡蛋作为例子来说明,她讲了皇家进货的可能贪污的地方.

    倒把于立清听的匝舌.心下佩服起梅兰妮的老练来.他哪里知道,梅兰妮只是把后世贪官们的操作略说了一,二而已.

    除了金明堂外,他们还选了另外两家的漆器店作为新下家.

    琅琦的漆器来苏州时,他们只留下了几件,其余的都卖到了那些漆器店去了.苏州人也因为市场上来了一批精美的漆器而小小的轰动了一番.

    等杨家来问时,这里自然一口否认.

    杨家再来买漆器时,果然要仗势赊帐.

    华记哪里会怕他.只说没了货.他只好到别处去想办法.

    年底时分,各家都有上下的打点,皇家也不例外,也要进些苏州的各类货物.前次送去过好的漆器,等于给了皇家人做了质量标准.如果这次交去的货比上次的差,肯定是过不了关的.杨家刚从铜市上摔下来,江南的各大商家正在看着他家的笑话.好不容易他家又从漆器上重新搭上了内务府的生意.杨家在江南又是可以说的上排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