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欺负-《清穿物语》
第(2/3)页
天地会的人就组织大家养护竹园,做些竹篮,竹筐等生活用品,由华记组织销售去了北方。
当时人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常要用的筐篮之物,这样的竹制品就是消耗之物。
北方有红花会帮着推销,很快德化的竹篮竹筐就成西北那一带的日用商品。竹制虽然薄利,但数量大。使得德化的天地会人家大多获益。这样,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要求加如天地会。天地会很快就壮大了。
因为有过梅朵的教导,叶惟世本人也知道粮食的重要,这年头又没有国家粮食调拨制度,每地的粮食都要靠自己解决。此地农民大多种番薯当粮。福建省也有玉米种植,但是德化还没有推广。
叶惟世让天地会帮着推广玉米和土豆,天地会也是安排着自己的会员优先。
玉米和土豆在着山区还是比较好种,虽然产量不高,但是也能裹腹。
叶惟世到任后就开拓经济。虽然,天地会人家优先。但是,整个县的经济还是被带动了。就业机会也多了。
加上叶惟世与他们没有语言隔阂,当地人对他很有好感。
华记早就计划要在德化开采铁矿,开采出的铁矿要用大车运去到泉州。华记这些年组织天地会帮着修了路,从德化一直接到永春去泉州的官道。永春往南,有水路,也有大路都直通泉州。
华记在永春也修了码头。所以,德化的物产运出去很方便。
德化在山里,虽然当地也出文人,但是民风粗犷。
德化县城里就人经常随地大小便,弄的环境十分污秽。
当县令也是要教化民众的。
叶惟世让人在县城里,修建了厕所,又组织人宣传,让人去使用厕所。不听劝者,实行罚款。没钱交罚款的,就让他打扫卫生。一段时间后,县里的卫生情况就好转了。又使人整理市容。叶惟世的指令,天地会的人帮着宣传执行,所以实行的非常顺利,加上,这种工程极快就能见到成效。他到任不久,德化县城就耳目一新。
惟世自己也对这些变化也很有些成就感。经常便服出来在县城里行走逛看。
开始人见到他远而敬之。
后来见他并没有当官的那种吆五喝六的样子。对人也是谦谦有理礼。渐渐地也肯和他打招呼了。
那些姑娘,少妇平日里很少见到当官的,从窗户中看到年轻英俊的县令,背后也有一些指指点点。
惟世整天眼睛盯着小城的市容卫生,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成了别人眼里的一道风景线。
这日他带着小厮李忠在华记的贸易栈前,看到有人吵架。
虽然没人明说这贸易栈和他的关系,但是他现在姓华,很多人对他和这家贸易栈的关系心知肚明。居然有人敢吵到了这里。
叶惟世站在人群外面听着,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吵架的人所吸引,所以没人注意到他。
听得一个略微苍老的男声道,“我等了这许久,你不收我的货,他们后来的,你倒先收了。这不是欺负人怎的?”
伙计说,“他们是讲好来交货的,你是新来的,再说,你卖的山货,我还要去问价,自然就耽搁了你一会,怎是欺负?”
叶惟世一听就明白了,准是伙计先照顾了天地会的人。让这山地汉子等久了。这真是欺负了人,还很有理由。
叶惟世上前道,“原是你们轻慢了他,又何必找理由?”
那伙计还要想说,转头一见是惟世,忙恭恭敬敬地叫了声大少。
这称呼也是很有学问的。他们不管他叫县令,叫他大少。也是有仗势的意思:看吧,这是咱家的大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