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救灾-《清穿物语》


    第(2/3)页

    打点的意思,惟世还是懂的。可是,大灾后,能有什么东西拿来送礼?

    当时的信息很封闭,叶惟世不知道永春也受了洪灾,只是灾情没德化严重,城西的西坝被洪水冲坏。知州得报早就相信了德化的灾情严重。

    惟世原本带了些漆器过来,想用来送礼。可是没想到大水将它们冲走,没冲走的也压在了废墟里。这会子是拿不出什么东西来。

    那文吏看了灾情后,口里说着要回去汇报灾情,可是却迟迟不动身。

    关起德出了个主意,从县里的积余中取五十两银子出来打点他。

    惟世下了一跳,“这县里总共也只有二百两银子的节余,坍塌的公署还不知如何是好呢,这四分之一的积余就先打点了州官州吏。”

    关起德有点恨他拎不清,“只要他高兴了,能为我们县说上几句话,那上头建署的钱就拨了下来,今年的税也能减免。”加起来要比这五十两多的多!

    “可是,这公款无故缺了,又怎么算呢?”

    关起德看着叶惟世这枚崭新的菜鸟,真是无话了,“你不会把救灾的款项打到这里面去啊?”

    惟世想到,洪灾到现在,州里什么表示都没有,反而派了人来要钱财,心里气闷的不行。

    没想到,他的钱还没决定从哪里拿出来,那个文吏倒先对招待他的人说,“听说你家大人是姑苏人氏,知州大人最爱那苏州的款式首饰了。”

    这就等于明指了送礼的方向。

    叶惟世成亲时,几个弟弟送给他两枚戒子。那红宝,蓝宝都有指甲片那么大。他从不舍得带出来。如今,他拿出来坐看右看,那做工,那宝石都是上好的。最后,他还是下了决心,用两个小锦盒包装了。红宝送与知州,而蓝宝就送与这个文吏了。

    那文吏拿着两枚宝石戒子,一看到这样大的宝石,脸上就笑出了褶,又看了戒子里圈的苏州祥文斋首饰楼的记号。更是满意。

    一边说着“不如从命”的话套,一边收起了两枚戒子。并答应到知州那里如实汇报,离开了德化,回永春去了。临走时,叶惟世照旧例,还给了他二两银子的路费。

    那文吏才离开德化,秦炼,梅朵带着一帮人就到了。

    惟世见到他们,就象是见到了靠山来了一样,直想掉眼泪。想到自己才是大哥,拼命的忍住了。

    秦炼他们不讲什么排场,安置好了就到城里城外的去勘察。时间一点都不浪费。

    晚上,在烛光下,秦炼和梅朵就于惟世商量了各种救灾的事宜。

    他们要做的事重点是两条:重建坍塌的房屋,和保证县民不要饿肚子。

    惟世拼命点头,和聪明的人说话就是省力。

    可是,建房子的资金呢?资金从哪里来?

    县公署的重建,上头会有拨款。惟世说。

    那民居呢?民居是不会有拨款给他们的吧?如果,民居没有能力重建,那你这里就成了一个空城的。

    惟世深深的叹了口气,他就是担心这事。

    我们可以帮你重建。秦炼说,但是我要有利益回报。

    惟世知道,任何事都是要代价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