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同舟-《清穿物语》


    第(2/3)页

    在坐的还有华家的三少爷。

    方船主知道这是华家如今各企业的真正掌门。但是这么年轻,他不仅的多看了两眼。

    谈话其实很客气,并没有过分的要求。

    只是希望他能带上些人过去,他们要在宜昌地区办一个小小的贸易栈。

    又说,在那里,方家是老土地了。希望能指导,关照。

    方船主想,这算是什么事,举手之劳而已,加上单家回程的货又不多。便一一答应了。

    两人细细的问了宜昌及沿江的各地情况。

    万船主讲了自己所知的,他也趁此机会提出是否让他以后都能使用山河会的码头。

    原以为,会遭到一定程度上的拒绝。没想到,对方是满口答应了。

    还给了他一张印着各种服务项目和价钱及码头规则的纸张。方船主小心的折好,放进了荷包了。

    中国人擅长以大,他们讲,‘世事如棋局。布局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要布局,就要有全盘的概念。秦炼他们的全盘包括的是那片秋海棠叶地图形和南中国的海域。

    如今,他们的生意北到蒙古,南到南洋,东至日本。但是长江沿岸还是他们的空白。虽然,这些年的生意,也有意识在长江下游地区播下了人脉。至今还是没能连接成片。

    宜昌古称夷陵,清人入关后见不得‘夷字,顺治五年改成彝陵。但是,彝字还是提醒到了‘夷。雍正十三年生了彝陵州为宜昌府。它“上控巴蜀,下扼荆襄”。自古以来号称“川鄂咽喉,西南门户”。从那里沿江而下,就进入了长江最繁华的地区。所以,他们先要在宜昌站立住,然后,再沿江而下到上海,沿江而上到四川。要做生意,当然讲究面广。他们现在就是要把面铺开。

    秦炼这次要亲自去。

    开发这样的事,总是要亲力亲为的。

    梅兰妮对于这样的别离,已经成了习惯。如今她的思考虽然还达不到全球性,但是全国性是有了一点。

    只是,正当秋季,枯枝,落叶,残阳,平添上了几分伤感。

    到底不是二十一世纪,那里的交通尽管有长江,还是十分不便,单程从开州下来,巴巴结结的赶路,也要月余。比海船要慢很多。通讯又不方便。为了不要惊吓同路人,所以他们带着信鸽。

    回程的船上要带人,方船主先和单家大郎说了。总是要和单大郎通气的,单家是他这次船的雇主。

    方船长说完,小心翼翼地看着单大郎的脸色。

    没想到单大郎显的很高兴。

    他这次生意虽然遭了些灾,但是,由于货物出售的爽气,并没有多大的损失。这些天,到了苏州和内行们一交流,如果算上码头上的搬运和仓储费,他这次交易没什么吃亏。

    那些钱票他都兑成了金银,要随船带回四川。他还担心江上不安全。

    长江上的盗贼历来就多。大的船队不敢抢,专抢他们这种落单的船。他原来还想搭着别人的船队,可是日子就要拖下来。他如今货都出手了,当然希望早一日回家,只等方船主的船修好后,就动身。如今听说山河会的人来搭船。哪里会不高兴。

    上个月日山河会砸海宁码头的事,江湖上都传遍了。他们连漕帮都敢惹,还会怕毛贼吗?

    等到方船主要启航的时候,他才知道‘一些人’是什么概念。

    秦炼带了两条船跟着他一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