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推广玩文化-《清穿物语》
第(2/3)页
残园趁机推出了书中的小吃。
其他的商家也不甘落后,很快也推出“正宗”的招牌来。朝阳门外的小吃事业蓬勃发展起来了。
梅兰妮道,“你在清朝是了不起的两榜进士出身,在现代也是硕士毕业。就写这样的文章,太大材小用了。”
齐逸认真地,“怎么说我大材小用呢?虽然我现在写的都是写花鸟鱼虫,吃喝玩乐,但我这也是大事业。腐蚀八旗子弟,使他们成为垮掉的一代,这可是百年大计。”
梅兰妮听说,笑弯了腰,“写完了,还可以写,,,一路小吃下去。残园可以一一推出相应的小吃。这样还能为我们家做广告。”
“这倒是个好主意。如今我们家在苏州的点心师傅也不少,可以让他们来北京带徒弟。”
大雪过后,天放晴了。
梅兰妮用羊毛围巾包住头脸,在齐逸的陪同下,逛起门口这条大街。
几个月不见,这里已经大变样了。
商人们都懂的抓紧商机。加上朝阳门外这条大路已经修建好,沿路华记还建了几所商业房屋。那些房子如今都出租了。
有的开书店,南纸店,绸布店,小百货,南北货等。也有人卖下沿街地段,造房开店,饮食店,茶馆也一一开出。还有很多摆摊的。
原本冷冷清清的朝阳门外,如今成了一个新的热闹地界。那条大道也不用刻意起名,京城的人都顺口叫它朝阳门外大街。
梅兰妮走进自家的文玩店。掌柜热情的迎了上来。文玩店的掌柜姓潘。
梅兰妮看着铺子里的货架上放着货样,每种货样前都写上了货物的名称和价钱。
一边是开票处,客人到了这里,付钱开票,然后凭票让人去仓库取货。
尽管天气寒冷,店里还是有些顾客。有些人在看货架上的货,也有人正在开票。生意很兴隆的样子。
梅兰妮眼睛扫过皮毛架,一愣,“咦?这么这里的皮毛生意不好吗?”
那里只孤零零的挂了张兔皮。
掌柜忙介绍说,“天冷前所有的皮子都卖完了,如今只剩下几张兔皮。我们的皮子鞣的比别家的好,柔软蓬松。价钱又不贵,所以特别好卖。货一到,没几天就卖掉了。”
清朝立国以来,皮子生意几乎都是被范家垄断的。但是他们用的方法是传统的硝鞣和矾鞣,这两种鞣皮的方法鞣出来的皮子发硬,没法和镉鞣比。
当没有竞争时,范家皮子的天下独大,上至皇家,下至富贵人家都用的是范家提供的皮子。
北京人穿皮子的人多,而且朝廷还规定大家几月几日开始穿小毛,几月几日穿大毛。穿错了,是要受到罚的。
范家供应皮子是自上而下的。最好的皮子是当然是先给皇家,其次王公贵族。再是高官。以次排列下来。
对于穿皮子的人来说,只此一家,别无选择。
而且好的皮子都是一般的人看不到的。
华记的皮子,最先被文人和小官们所发现,价钱不比其他的皮子贵,但是质量好的不是一点半点。他们买了去做成皮衣。这个年代的皮毛衣服,要在领袖和下摆等处要出锋,这锋头最能看出皮毛的好坏。
小官们是不能穿高级皮毛的。但是他们的灰鼠毛,黄狼毛的普通皮毛的锋头却比高官的高级皮毛的锋头还要蓬松柔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