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裘皮-《清穿物语》


    第(2/3)页

    来的这个管事,他的主子范家是内务府的。是正儿八经的皇商。大清立国以来一直是掌管京都地区的皮毛和药材生意的。这百来年,没人敢和他家叫板的。皇亲贵族都穿的是范家皮子。

    范家的三爷范毓馪是清朝的第一个红顶商人。

    说起范家是和清朝的兴起是分不开的。

    在明末,明清两国相敌,清人在那穷山恶水的苦寒之地,物质十分缺乏.当时以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王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八家为首的山西商人提供清人军需。后来大清立国后,为了表彰他们的卓越贡献,把他们招进皇宫,赏赐黄马褂,并且“籍隶内务府”。其中,范家犹为出色。记载:顺治“稔知永斗名,既招见。将授以官。以未諳民社,力辞。詔赐张家口房地,隶内府籍,仍互市塞上。”

    自此后,范家就为皇室办运皮张。近百年来没人能和他并肩。又因为清朝把同蒙古和俄罗斯的皮毛生意也交给他家垄断。

    北方的优质皮毛都由他家经手,到不了别人手里。

    华记在大同收的皮毛与范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华记收到了毛皮基本上是属于档次很差的毛皮了。偶尔有狐皮已经算是很好的了。一般都是灰鼠皮,黄鼠皮,狼皮,兔皮,这些当时属于不精贵的毛皮。而且数量少。表面上看,对范家根本够不成威胁。

    但是,华记的皮子虽然没有他家好,但是鞣皮的质量比他家好了不是一点半点。

    裘皮讲究的是皮板柔软有弹型,毛面平顺光亮,染色牢固。

    同样的皮子,范家的皮板就要硬很多。

    作为老牌的商家,立刻就嗅出了危机。

    清初的八大晋商,如今除了范家,其他七家都已经败落了。而范家还是很强势,这和他家的商业敏感是分不开的。

    清朝朝廷和宫廷穿裘皮衣服是有讲究的。朝廷发布某月某日起大家都要穿小毛衣服。某月某日起大家都要穿中毛衣服。某月某日起大家都要穿大毛衣服。什么时候是袍子,什么时候是披褂,都有严格的规定,一点不能错。

    皮毛也分等级,貂皮特别是紫貂,那只有皇帝可以穿。连皇后,亲王等只能用熏貂。

    官越大,穿的皮毛也可以越好。小官们当然还是收敛些,不要穿的太名贵了,当心受弹骇。

    华记的裘皮等级不高,但是鞣的极好,穿起来并不掉价。这让穿华记裘皮的小官们出了记风头。

    齐逸借着孝敬老师的名义给沈德潜送了件灰鼠皮袍子。

    沈是苏州人,过去又穷了大半辈子,对于裘皮的好坏知道的并不多。这件裘袍他也就当作一般的小毛袍子穿。

    他现今做着果亲王的老师。果亲王年龄虽然小,但在富贵丛中长大,轻裘软缎见识的多了。他一见老师这件裘皮的出锋,就知道是件好裘皮。

    于是关照管事替他也弄一件来。

    王府的管事按照老规矩,向范家要皮子。

    范家听说是果亲王要,挑了好的送了过去。

    没想到,果亲王发了火,没有一张看的上眼。认为他们见他年纪小用差皮毛在搪塞他。

    说实在的,果亲王年纪是小,但是他恩宠正盛,皇帝的同胞,谁敢怠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