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时不远处,蔡京的书房,他看着西北来的书信,陷入了沉思。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蔡太师的手笔,会引起大宋天翻地覆的变化。 检查整理禁军经费财计事,在他的手中,定然会引来汴梁的巨变。 其实在官家这么些年的折腾下,大宋已经处在摇摇欲坠的地位上。 神宗英宗两代以用新党变法的巨大政治代价,积累出来的一些家底,都被赵佶折腾了个精光。 朝中党争剧烈,西军慢慢尾大不掉。再加上又正好碰上辽人烂得比大宋还彻底,一个更加凶残、兵甲精利的女真兴起。 在真实历史上,此刻大宋朝中,上至赵佶,下则不管是是朝中党争的哪一方,都知道需要对大宋进行一番好好的整顿了。 都门禁军,就是最需要好好整顿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过在真实历史上,蔡京没有出头,因为那时候没有人抗住西夏,他觉得伐辽必败,便不愿意和童贯合作。 再加上那时候朝中党争实在太烈,互相牵扯后腿,女真又正逢他们民族最高光的时刻,没有给大宋留下多少时间。 在几年后的靖康年间,一切就都来不及了。 即使是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眼里,禁军这个利益团体如此庞大,根据如此深厚,也不是可以轻易动的。 就算是自己挟着如此局势下,获得了官家的支持,童贯的兵马护卫。 必须要对禁军有所整理的时,那些人依然固执地以为,只要能在禁军这个利益团体里面咬下一块肉来,已经算不错的结果了。 要是真的那么容易把禁军给掀了,那大宋过去百年想对都门禁军下手最后却无功而返的多少名臣,岂不是都成了笑话! 没想到,能毅然下场,支持自己的,竟然是千里之外定难军的陈绍。 蔡京不禁重新审视起这个人来。 陈绍 他曾经以为只是暂时挡住西夏的一个武人,用完之后,会被朝廷顺手清除掉。 念着他还算是识时务,自己或许会伸手保住他的性命,说不定还会趁机提拔他一番。 后来他发现陈绍不是普通武人,颇有见识和胆魄,于是就有了收揽之心。 实指望他作为蔡氏将来在朝堂中的一枚棋子,延续着自己的权力。 但是如今看来,他没这么简单,蔡京让自己的小儿子,在宥州要把定难军的底细摸清楚,有什么不对劲的事,及时回报与他。 但是蔡鞗去了这么久,一点也没说哪里不对劲,这也让蔡京放松了警惕。 如今看来,多半是自己那儿子,没拿自己的话当回事。 蔡京叹了口气,虽然自己布置的极好,但是现在想来,多半是白费工夫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大儿子也好,小儿子也罢,他们不按自己的想法来,手段高明如蔡京,那也只能是徒呼奈何,束手无策。 —— 蔡京的手段有些激烈,朝中有心人,此刻还能沉住气作壁上观,等待着后续事态发展。 但是身在局中之人,也就是那些禁军将门世家的人,却坐不住了。 这几日如蚁巢遇水一般纷纷出动,四处奔走不休,想要反抗。 这股势力的优势是大,劣势同样也是大。 太大了,人太多了,思想就不好统一。对于禁军将门世家而言,其实他们的想法是各色各样的。 都门禁军终究太大,在其间有利益牵扯的家族足有上百,更不用说没有家族依仗,凭仗功绩转调入都门禁军中供职,也在这个体系当中分润好处之辈,牵扯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广。 有的人是一点亏都不肯吃,何灌要将这件事发作起来,去打什么御前官司,他们倒是乐见其成,觉得闹一闹总有好处。 自家所得平白就要让出去,比挖了他们的肉还心疼。到时候指示麾下军汉鼓噪起来,朝廷最后还不是只有抚慰? 大不了事过之后,杀几个军汉,抚平朝廷的怒火。 有的人却是认为蔡京、童贯之辈,被称为六贼,还能是什么忠臣清官了? 他们想整理禁军财计事,不就是为着自己发财么,不然他们这么起劲做什么?既然他们是为了自家发财,蔡京生财的手段大家都看在眼里,不如就迎他主事,大家一起赚! 以蔡相的手段和见识,随便整出些新名目来,说不定大家还要赚得更多些。 经过几日的改革下来,绝大多数形成都门禁军利益团体骨干们,慢慢发现一件让他们惊悚无比的事,那就是蔡京来真的,官家也是来真的! 大家最终还是达成了大体一致的意见,就是此次事情躲是躲不过去的。 既然何灌想出头代表大家,就顺着他的意思,先让何灌去闹一闹。 自己这些人,再去找蔡京聊聊,好歹谈一个价钱出来。尽量将这个事情敷衍过去,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如此行事,倒不是这些禁军将门世家软弱,他们实力深厚,底蕴惊人。 但凡是传承多年的世家和利益团体,早就过了那种随便和人赌赛意气的阶段。对他们来说,讲究的就是安稳和不生事,就算有事,也尽量将之化解。 一切能不破脸就破脸,一个利益团体想传承得愈久,就愈在意安稳两个字。 任何时代都有出挑的人出来,翻云覆雨,但大多都是昙花一现,站到最后的还是他们这些世家利益团体。 其实不管是北宋如此,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即使是眼前这个局面,他们也在潜意识里认为,激化矛盾并不是最优的选择。 而且经过这些人物反复商议,觉得官家和蔡京还有童贯联手,实在是有点吓人。 不能和他们强硬对抗,最好还是收买,这几个都不是清廉的,个顶个爱财贪污。 百年以来,这些利益团体行事已经有其巨大的惯性。一时能用钱处理,就尽量少生事。反正用不了几年,蔡京就死了,差不多就能恢复原样了。 哪怕是暂时吃点亏,也好过撕破脸皮,万一真有被彻底裁撤的风险呢。 事情既然议定,这些将门世家之人,就不再如没头苍蝇一般乱转,而是目标明确。 他们一方面还是撺弄着何灌出头,放下架子卑辞厚礼地请何太尉为禁军做主,说大家愿意奉何太尉为主,与蔡京商量。 官家日理万机,就不必太辛苦他老人家最后出面来处理此事了,大家自行处理,这也算是为君分忧。 另一方面就开始从蔡京、童贯身边人入手,预先有所布置。 当然,名义上的殿帅高俅也是他们重点关照的对象,要用钱砸这几个老东西! 至于更会做人的王殿帅,这几日收到的礼物更是数不胜数,都清点得手软了。 各个藏在背后的有力人士,如禁中诸位,如政事堂诸公,如隐相梁师成,甚至包括做隐忍状的清流士大夫一党,都有人去奔走其间,探问他们对这件事的心意如何。 拉拢所有能为他们说话的人,尽力把这次对禁军的行动消弭。 朝中这帮人都是能将火候看得极老的人精,这个时侯也没有太实在的表示。就算不少人对蔡京很不满,盼望他倒台而后快,但是现在官家亲自下场了,现在持意甚坚,大家也不敢反对。 说白了,都在骑墙看热闹,谁赢他们帮谁。两边也都能接受,只要他们不倒向对面,就已经可以了。 谁也没指望,梁师成和他手下那些清流旧党官员,会真的支持自己。 在这个时候,突然传来消息,因为汴梁今日市场的变动,朝廷特意引进西北商队,来加强开封府的车马漕运、百货粮食、牛羊鲜肉之供应。 这一下,捅了禁军世家的窝子,他们就算是再想安稳,再想团结,也不得不出手了。 实力的平衡已经完全被打破了,京营禁军的两条胳膊,分别是百万禁军的武力值和禁军世家对汴梁经济的掌握。 如今武力上有童贯的胜捷军坐镇京城,压制禁军;经济上有陈绍插手,勉强可以让汴梁摆脱对禁军世家的依赖。 再不反抗,真要完蛋了! —— 陈绍早就知道,自己这一举动,会让自己的实力过早暴露。 但是他无所谓。 童贯马上就要去伐辽了。 只要西夏一天没灭,自己的地位就很稳固,不然你们自己来抵挡西夏? 谁也不愿意来趟这个混水,甚至包括西军,你以为他们和夏贼打了百年,是自己愿意打么。 这不是没办法,紧挨着么。 如今陈绍的出现,让他们全都松了口气。 宥州,陈绍心情也很激动,颇有一种大考前紧张的感觉。 定难军的将士要是对上禁军将士,陈绍能笑出声来,打他们实在是太轻松。 但是定难军的商队,对上京营禁军世家的商队,就纯属是越级挑战了。 好在自己的目的,只是帮蔡京撑住一段时间就行,相当于对商队的一次考验。 考验他们的采购、吐纳、运送能力,也考验他们的家底够不够丰厚。 这些商队的背后,是西军将门、西北酋豪、汉人地主、诸羌杂胡、部落酋长、西域豪强. 对他们而言,若是能趁此机会,把手伸向中原,尤其是京畿省,那将来财源滚滚,就是一场暴富! 放在普通时候,得花多少钱,去买通那一层层的关系啊! 如今什么都不用干,就能获得皇帝、蔡京、童贯、高俅的支持,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商队中,那些各个势力的代表人物,西北的豪商巨贾们,比陈绍还激动。 人人摩拳擦掌,都要大干一场! 陈绍一大早,嘱咐了负责此事的官员几句,让他们尽量配合。 然后就径直回后面的庭院,接下来的事,他已不想多管。 自己已经出手,就看手下人的本事,以及蔡京的配合了。 昨天早上下过雨、下午又是暴雨,直到现在,天气都没完全晴转。太阳在云层里时隐时现,大多时候、天空都是阴沉沉的。 庭院位于两道高墙之内,总算是听不到蛙鸣了,但夏天的生命好像特别活跃,各种虫子在庭院的树木花草中、一直叫唤。还有蚊虫,才是最烦躁的存在。 “嗡嗡”的蚊虫翅膀细响,让陈绍觉得这些厌物随时可能叮咬自己,他下意识地伸手在空中飞快地抓了两下。 “也不知道焚香驱赶蚊虫,在这儿乱抓什么。”种灵溪捂着嘴偷笑,指使手下丫鬟焚香,不一会雕镂的青铜香鼎里,便缓缓飘出了白烟。 这香是用细纨筛出的炭粉,以梨枣汁与艾草合成的,不但一烧终日,还有果香散出,又能驱虫。 焚香的气味缭绕,陈绍盘腿坐在筵席上,渐渐也放松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