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VCD-《1984之狂潮》


    第(2/3)页

    因此不顾研究人员的非议,荆建坚持要开发这一项目。而反对声倒也……不怎么激烈。这种小儿科项目即没有什么难度,又耗费极少,见老板高兴,那些科研人员就三下五除二的研制出成品,并且很快就完成了一系列工业化生产的全套工艺。

    顺便说一句,这些工作其实在荆建和飞利浦谈判之前就已经完成。当签署了交换专利的合同以后,连这最后的障碍都已经扫清。

    一边看着电影,荆建一边笑问刚回到美国的米勒:“专利都申请了吗?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和东欧?”

    “都申请了,保证没问题。”米勒耸耸肩,似乎对荆建的谨慎有点不以为然。他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荆建对这台“小玩意”那么的重视。尤其是专利问题,关键不是在欧美市场吗?中国大陆和东欧市场本身就是忽略不计,那里到底有什么搞头?

    注意到米勒的表情,荆建微微一笑,并没有多加解释。

    而在前世,VCD的奇迹正得益于不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就是盗版影碟。虽然在欧美的销量不怎么佳,反而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当然,荆建现在也绝不会放过类似的东欧前苏联市场。

    尤其是VCD发明者的经历让人唏嘘不已。

    前世的历史上,世界第一台VCD影碟机是在1992年4月出现的“万燕“牌VCD。当时在合肥开发成功以后,以每台4000-5000元的“高价“投放市场,首批1000台VCD机一投放就被一抢而空,销售异常火爆。

    然而在万燕正试图大展宏图时,爱多、新科、厦新、万利达、金正、先科纷纷涌向市场。他们用研究万燕的样机制造出来的VCD产品,立即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到了1995-1997年,媒体甚至用“井喷“来形容VCD市场的盛况。

    然而因为没有为自己的首创发明申请整机专利,面对众多品牌的低价竞争,万燕逐渐失去优势,再加上销售方式落后,这个品牌所缔造的辉煌,就成为家电行业一桩悲催的历史,最终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