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学和初中分开了,以前上头下发下来的项目基本都是初中老师们应付的,如今左校长却要我们也申报起来。” “谁都逃不掉,我的头都快想炸了。” 林靖远坐到她的身边。 “不就是应付一下么?有那么难?” “应付多了,上头也不会有好脸色,再说大家都有些不甘心。” 陈玉华点出了其中的要点。 “万一哪个项目有了成绩,是有经费可以拿的。” “都想着能给自己班上的孩子早上加半个饼子,所以啊明知不大可能完成,可都在私底下耗着。” “早上加饼子?” “可不,如今学校中午有一小碗粥加大半个野菜饼子供应,很多学生索性早饭都不吃,省给家里,生生熬到中午。” 林靖远呆了几秒后看向陈玉华。 “玉华,你干啥我都支持你。” 陈玉华咬咬嘴皮笑了。 “谢谢你的支持,可这些课题就没一个容易的。” “你来看,看着最容易的是文字改革委员会下达给各小学的任务,成功简化一个字能拿到十块钱经费,可实际上很多人交上去的方案早就在人家的规划里了。” “都是白忙活。“ 忽然,帘子外头传来一声惨叫,听着像是宝根的。 夫妻俩急忙掀开帘子,只见一脸寒霜的柳茹茵正捏着宝根的耳朵。 “你个不学好的东西,叔婶说私房话你都敢偷听?!” 宝根一边叫一边狡辩。 “啥叫不学好?啊啊啊,疼,我在向他们学习!” “刚才叔婶在聊简体字的事,咋就不是好事了?” 旋即他还一脸无辜加童真的好奇问对方。 “二姐,叔婶在一起能有啥让人不学好的事啊?” 本来听得有趣的林靖远老脸顿时一黑,陈玉华又好气又好笑的摔了帘子进去了。 柳茹茵的脸色忽红忽黑,这让她咋解释,她自己都一知半解的。 晚间躺在床上,宝根怔怔的盯着天花板。 “一个简体字十块钱!!!” 手里抱着的不是他最重要的笔记本,而是平时最不喜欢的新华字典。 这是建国后第三版,57年的。 第(2/3)页